《農村土地承包法》對家庭承包方是否可以采取抵押方式流轉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確實未作明確規(guī)定。但抵押權作為擔保物權,依物權法定原理,抵押擔保物的范圍亦應遵從法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性質上實為集體土地使用權,根據《擔保法》第三十七條第(二)項和第三十四條第(五)項規(guī)定,除了依法經發(fā)包方同意抵押的 “四荒”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權外,集體土地使用權不得抵押。其本意在于,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設定抵押權,在抵押權實現時將有可能導致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喪失這項極為重要的權利,從而淪為失地農民,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解釋》第十五條規(guī)定,承包方以其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抵押或者抵償債務的,應當認定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