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損害賠償;
根據(jù)《公約》的規(guī)定:損害賠償是一種主要的救濟方法。當一方違反合同時,對方就有權(quán)利要求賠償損失,而且要求損害賠償?shù)臋?quán)利,并不因其已經(jīng)采取其他救濟方法而喪失。
1、損害賠償?shù)脑瓌t及責任范圍
Ø 損害賠償?shù)呢熑畏秶?,應與對方因其違約而遭受的包括利潤在內(nèi)的損失額相等。
Ø 違約一方的賠償責任僅以其在訂立合同時可以預見到的損失為限,對于那些在訂約時不可能預見到的損失,違約的一方可以不承擔責任。
Ø 采用無過失責任原則。
Ø 損害賠償?shù)恼埱髾?quán)不因當事人采取其他救濟方法而受到影響。
例: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違約的賠償范圍包括( ABCD )。
A.違約方在訂約時已經(jīng)預見到的損失 B.違約方在訂約時應預見到的損失
C.實際損失 D.所失利益
E.違約方在訂約時沒能預見到的損失
案例:(2001年試題)
中國A公司與美國B公司簽訂進口1 000公噸小麥合同。事后A公司與中國其他兩家公司分別簽訂轉(zhuǎn)售500公噸小麥合同。合同履行期內(nèi),B公司因故明確表示無法履行合同。A公司多次交涉未果,遂向B公司提出如下賠償要求:(1)B公司無法履行合同造成的利潤損失;(2)支付國內(nèi)兩家公司的違約金;(3)催促B公司履行合同等文電、辦公費用;(4)其他因B公司違反合同造成的損失。請問:A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為什么?
分析:
A公司提出的第(1)、 (3)、 (4)項賠償?shù)囊笫呛侠淼模?2)項不合理。
理由:因為中美兩國均為《公約》成員國,可適用《公約》。根據(jù)《公約》規(guī)定,一方違約應承擔的損害賠償?shù)姆秶?,應與對方因其違約而遭受的包括利潤在內(nèi)的損失額相等。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料到或理應預料到的可能損失。據(jù)此,本案中,A公司與另外兩公司的轉(zhuǎn)售合同是在A、B公司合同簽訂之后,B公司不知情且無法預料,所以要求B公司承擔違約金是不合理的。
2、減輕損失的義務
當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時,沒有違反合同的他方有義務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減輕因違約而引起的損失。
根據(jù)《公約》的規(guī)定:損害賠償是一種主要的救濟方法。當一方違反合同時,對方就有權(quán)利要求賠償損失,而且要求損害賠償?shù)臋?quán)利,并不因其已經(jīng)采取其他救濟方法而喪失。
1、損害賠償?shù)脑瓌t及責任范圍
Ø 損害賠償?shù)呢熑畏秶?,應與對方因其違約而遭受的包括利潤在內(nèi)的損失額相等。
Ø 違約一方的賠償責任僅以其在訂立合同時可以預見到的損失為限,對于那些在訂約時不可能預見到的損失,違約的一方可以不承擔責任。
Ø 采用無過失責任原則。
Ø 損害賠償?shù)恼埱髾?quán)不因當事人采取其他救濟方法而受到影響。
例: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違約的賠償范圍包括( ABCD )。
A.違約方在訂約時已經(jīng)預見到的損失 B.違約方在訂約時應預見到的損失
C.實際損失 D.所失利益
E.違約方在訂約時沒能預見到的損失
案例:(2001年試題)
中國A公司與美國B公司簽訂進口1 000公噸小麥合同。事后A公司與中國其他兩家公司分別簽訂轉(zhuǎn)售500公噸小麥合同。合同履行期內(nèi),B公司因故明確表示無法履行合同。A公司多次交涉未果,遂向B公司提出如下賠償要求:(1)B公司無法履行合同造成的利潤損失;(2)支付國內(nèi)兩家公司的違約金;(3)催促B公司履行合同等文電、辦公費用;(4)其他因B公司違反合同造成的損失。請問:A公司的要求是否合理?為什么?
分析:
A公司提出的第(1)、 (3)、 (4)項賠償?shù)囊笫呛侠淼模?2)項不合理。
理由:因為中美兩國均為《公約》成員國,可適用《公約》。根據(jù)《公約》規(guī)定,一方違約應承擔的損害賠償?shù)姆秶?,應與對方因其違約而遭受的包括利潤在內(nèi)的損失額相等。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料到或理應預料到的可能損失。據(jù)此,本案中,A公司與另外兩公司的轉(zhuǎn)售合同是在A、B公司合同簽訂之后,B公司不知情且無法預料,所以要求B公司承擔違約金是不合理的。
2、減輕損失的義務
當一方當事人違反合同時,沒有違反合同的他方有義務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減輕因違約而引起的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