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國家通過調節(jié)宏觀經濟變量,對微觀經濟主體行為施加影響,并使之符合宏觀經濟發(fā)展目標的間接調控方式。
我國運用的經濟調控手段主要有匯率、稅收、信貸等經濟杠桿。
一、匯率與匯率制度
1994年以來我國進行的匯率制度改革,無論從深度、廣度,還是從影響來看,都比以往的改革更為徹底和全面。
1、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實行銀行結匯售匯制,取消了外匯留成和上繳。
3、取消國際收支經常性交易方面的外匯限制,實行貨幣的自由兌換。
4、建立統(tǒng)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
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新)
我國運用的經濟調控手段主要有匯率、稅收、信貸等經濟杠桿。
一、匯率與匯率制度
1994年以來我國進行的匯率制度改革,無論從深度、廣度,還是從影響來看,都比以往的改革更為徹底和全面。
1、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實行銀行結匯售匯制,取消了外匯留成和上繳。
3、取消國際收支經常性交易方面的外匯限制,實行貨幣的自由兌換。
4、建立統(tǒng)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
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