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經(jīng)》是《墨子》書中的重要部分,《墨子》是我國戰(zhàn)國時期墨家著作的總集,是墨翟(人稱墨子)和他的弟子們寫的。墨翟是魯國人(約公元前468~376),他是一個制造機械的手工業(yè)者,精通木工。墨子一派人中多數(shù)是直接參加勞動的,接近自然,熱心于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又有比較正確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思想,他們把自己的科學知識、言論、主張、活動等集中起來,匯編成《墨子》?!赌?jīng)》有《經(jīng)上》、《經(jīng)下》、《經(jīng)上說》、《經(jīng)下說》四篇。《經(jīng)說》是對《經(jīng)》的解釋或補充。也有人認為《經(jīng)》是墨家創(chuàng)始人墨翟主持編寫成自著,《經(jīng)說》則是其弟子們所著錄?!赌?jīng)》的內(nèi)容,邏輯學方面所占的比例,自然科學次之,其中幾何學的10余條,專論物理方面的約20余條,主要包括力學和幾何光學方面的內(nèi)容。此外,還有倫理、心理、政法、經(jīng)濟、建筑等方面的條文。
《墨經(jīng)》中有8條論述了幾何光學知識,它闡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還說明了焦距和物體成像的關系,這些比古希臘歐幾里德(約公元前330~275)的光學記載早百余年。在力學方面的論說也是古代力學的代表作。對力的定義、杠桿、滑輪、輪軸、斜面及物體沉浮、平衡和重心都有論述。而且這些論述大都來自實踐。
《墨經(jīng)》中有8條論述了幾何光學知識,它闡述了影、小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還說明了焦距和物體成像的關系,這些比古希臘歐幾里德(約公元前330~275)的光學記載早百余年。在力學方面的論說也是古代力學的代表作。對力的定義、杠桿、滑輪、輪軸、斜面及物體沉浮、平衡和重心都有論述。而且這些論述大都來自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