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申請人(賣方)和被申請人(買方)簽訂了購銷柴油合同,雙方因付款問題發(fā)生爭議,申請人提請仲裁。仲裁庭查明,申請人依照合同全面履行了交貨義務,而被申請人在收到貨物后已將貨物轉賣他人,也認為貨物無任何問題,但在申請人多次給予寬限的情況下仍拒不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貨款余額。仲裁庭認為被申請人的行為明顯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申請人請求被申請人歸還貨款及利息的請求,仲裁庭予以支持。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深圳分會(下稱深圳分公司根據申請人××藝林有限公司(下稱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石油海事有限公司(下稱被申請人)于1996年11月29日簽訂的96RLIS-3045號銷售合同中的仲裁條款以及申請人的書面申請,于1997年6月3日受理了雙方當事人關于上述合同的爭議案。
深圳分會依照申請人提供的被申請人地址,將仲裁通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guī)則(下稱仲裁規(guī)則)、仲裁員名冊以及申請人的仲裁申請書及附件以國際特快專遞(EMS)寄送被申請人,但被申請人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沒有指定仲裁員,也沒有提交答辯書。
根據仲裁規(guī)則的規(guī)定,于1997年8月6日組成仲裁庭審理本案。仲裁庭商深圳分會秘書處決定于1997年9月16日開庭審理本案,深圳分會秘書處于1997年8月6日將仲裁庭組成及開庭通知寄送給雙方當事人。
1997年9月16日,仲裁庭在深圳分會開庭審理了本案,申請人的代理人依時出庭,被申請人沒有出庭。依照仲裁規(guī)則第42條的規(guī)定,仲裁庭進行了缺席審理。申請人的代理人在庭上口頭提出了變更仲裁請求的申請,庭后即1997年9月29日申請人書面提交了"變更仲裁請求的申請"。深圳分會秘書處將上述變更申請于1997年10月8日寄送給被申請人,被申請人仍沒有答辯。
仲裁庭依事實和法律作出裁決。
一、案情
1996年11月29日,申請人以傳真方式與被申請人訂立了96RLIS-3045合同,由申請人零售零號柴油予被申請人。實際交貨949、94噸,總計246,034.46美元。被申請人按照合同的規(guī)定于1996年11月29日先電匯出貨款100,000美元,申請人于1996年12月4日收妥。依照合同付款條款,被申請人應于1996年12月17日向申請人償付余款146,034美元,申請人在12月17日前已兩次通過傳真信函提醒被申請人留意付款時間。直至1996年12月22日,申請人尚未收到被申請人應付的貨款,通過電話聯(lián)絡,被申請人傳真了一份已電匯貨款的銀行底單給申請人,經查實,被申請人根本沒有電匯146,034.46美元,所謂已電匯貨款的銀行底單只是被申請人編造的一個騙局。1997年1月9日、13日、2月18日、3月17日申請人先后發(fā)出傳真信函,向被申請人追款,但都毫無結果。1997年4月14日,申請人派專人前往新加坡,會晤了被申請人的負責人,被申請人建議了多種還款方式,卻是不能實現(xiàn)的空想。申請人代表于1997年4月21日通過新加坡律師向被申請人發(fā)出律師信,被申請人的代表×先生在律師信上簽名作實收妥律師信。1997年4月24日,被申請人的代表×先生當面致函申請人代表,承認被申請人拖欠申請人96RLIS-3045合同項下貨款146,034.46美元及利息,并保證5月15日前將所有欠款歸還完畢。截至1997年5月20日,被申請人仍未償付欠申請人的貨款及利息。申請人認為本案的事實十分清楚,為了維護申請人的權益,特向深圳分會提起仲裁。申請人的仲裁請求如下:
1.請求深圳分會裁決令被申請人歸還欠申請人的貨款146,034.46美元及利息6,474.20美元(從1996年12月17日起至1997年5月19日止的利息)。
2.因仲裁而產生的仲裁費用和差旅費由被申請人承擔。
申請人于1997年9月29日提交的"變更仲裁請求的申請"中要求將欠款的利息計算至1997年10月31日,為13,459.20美元。申請人又于1997年12月30日致函深圳分會要求將利息計算至被申請人付款之日止。
二、仲裁庭的意見
根據申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仲裁庭認定如下事實:
(一)雙方當事人于1996年11月29日簽訂的96RLIS-3045號銷貨合同約定(以下為與本案有關的條款):申請人作為賣方,被申請人作為買方,雙方成交950公噸零號柴油(允許溢短裝10%),總價259,000美元FOB香港,1996年12月5日前裝貨,香港油庫發(fā)運,中國廣東××卸貨。付款方式:買方必須于11月29日前將訂金100,000美元電匯至賣方指定銀行,買方在提單日起計15天內用電匯方式將全部貨款匯至賣方指定的銀行帳戶,如買方未能按期付款,買方需向賣方交納相應的利息,利息率按紐約優(yōu)惠利率加2%計算。
(二)被申請人按合同約定已于1996年11月29日電匯100,000美元給申請人,申請人已于同年12月4日收到該筆款項。
(三)××有限公司于1996年12月3日簽發(fā)DRAG96-498號裝船提單,上面注明:零號柴油(DIESEL OIL),散裝,949.94MT,已在香港被裝上SHUN LI號輪運至中國某地交給××市××電力有限公司。
(四)申請人于1996年12月5日開具IN96/093號發(fā)票,列明949.94MT零號柴油總值246,034.46美元,扣除訂金100,000美元,需支付余款146,034.46美元,付款必須于1996年12月17日或之前以電匯方式匯至申請人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帳戶上。當日,申請人即將發(fā)票及提單傳真給被申請人。
(五)申請人分別于1996年12月12日和13日發(fā)傳真給被申請人,提醒對方付款期為1996年12月17日前,請被申請人安排如期付款事宜。
(六)1996年12月22日,被申請人給申請人傳真一份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的申請書格式表格,表格內已打印上收款人姓名、詳細地址、帳號、銀行、申請人名稱、住址與電話(略),"貨幣與金額"欄已打印上"USD 146,034.46","附言"欄已打印上"FOR INV. NO: IN96/093 BAL PYT. (IN96/093號發(fā)票余款)"被申請人代表×先生并簽章,日期為12月19日。被申請人在傳真該份申請書時并在申請書上手寫"ATTO:×經理,F(xiàn)m. WAH YUEN,已安排辦理T/T,特此知照?!?。但申請人事后并未收到該筆款項。
(七)1997年1月9日、13日、2月19日,申請人數次發(fā)傳真給被申請人追討貨款余額及逾期付款利息,并將逾期利息單一并傳真給被申請人。
(八)1997年4月21日,申請人通過SEAH LEONG & PARTNERS給被申請人致函,要求被申請人于1997年4月24日前支付貨款余額及利息,否則將采取法律行動。被申請人的代表×先生在此函件上手寫"此律師信已收到(簽名)"。
(九)1997年4月24日,被申請人給申請人致函稱:"……余額USD 146,034.46應于1996年12月17日付清,但由于我司周轉困難,此余額尚未支付給貴公司,非常抱歉,請貴公司再給寬限一個期限,方便我司籌措支付,有關利息照付,根據貴公司之利息單據。我司保證于1997年5月份周轉此筆款項,在15日以內T/T付到貴公司帳戶……5月15日前支付完畢?!宜敬_認以上貨物已收到,無任何問題。(簽名)"。
從以上事實可見,申請人依照合同全面地履行了自己的義務,而被申請人在收到貨物后已將貨物轉賣他人,并認為貨物無任何問題,但拒不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貨款余額,在申請人多次給予寬限的情況下,被申請人也曾許諾到期支付貨款余額及利息,但最終仍未支付,被申請人的行為明顯構成違約,被申請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申請人要求被申請人歸還貨款146,034.46美元及利息的請求,仲裁庭予以支持。鑒于合同中已約定了被申請人逾期不付款須負有向申請人支付利息的義務,同時,被申請人在1997年4月24日函中同意按申請人的利息單支付利息,因此,該筆欠款的利息自1996年12月17日起計算至實際支付之日,按年利率10.5%計付利息。
本案仲裁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三、裁決
基于上述案情事實、仲裁庭的意見,仲裁庭作出如下裁決:
(一)被申請人應自本裁決作出之日起30天內歸還申請人貨款146,034.46美元及其自1996年12月17日至實際支付之日的利息,按年利率10.5%計付利息。
(二)本案仲裁費和辦案費由被申請人負擔?! ?BR> 本裁決為終局裁決。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深圳分會(下稱深圳分公司根據申請人××藝林有限公司(下稱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石油海事有限公司(下稱被申請人)于1996年11月29日簽訂的96RLIS-3045號銷售合同中的仲裁條款以及申請人的書面申請,于1997年6月3日受理了雙方當事人關于上述合同的爭議案。
深圳分會依照申請人提供的被申請人地址,將仲裁通知、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guī)則(下稱仲裁規(guī)則)、仲裁員名冊以及申請人的仲裁申請書及附件以國際特快專遞(EMS)寄送被申請人,但被申請人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沒有指定仲裁員,也沒有提交答辯書。
根據仲裁規(guī)則的規(guī)定,于1997年8月6日組成仲裁庭審理本案。仲裁庭商深圳分會秘書處決定于1997年9月16日開庭審理本案,深圳分會秘書處于1997年8月6日將仲裁庭組成及開庭通知寄送給雙方當事人。
1997年9月16日,仲裁庭在深圳分會開庭審理了本案,申請人的代理人依時出庭,被申請人沒有出庭。依照仲裁規(guī)則第42條的規(guī)定,仲裁庭進行了缺席審理。申請人的代理人在庭上口頭提出了變更仲裁請求的申請,庭后即1997年9月29日申請人書面提交了"變更仲裁請求的申請"。深圳分會秘書處將上述變更申請于1997年10月8日寄送給被申請人,被申請人仍沒有答辯。
仲裁庭依事實和法律作出裁決。
一、案情
1996年11月29日,申請人以傳真方式與被申請人訂立了96RLIS-3045合同,由申請人零售零號柴油予被申請人。實際交貨949、94噸,總計246,034.46美元。被申請人按照合同的規(guī)定于1996年11月29日先電匯出貨款100,000美元,申請人于1996年12月4日收妥。依照合同付款條款,被申請人應于1996年12月17日向申請人償付余款146,034美元,申請人在12月17日前已兩次通過傳真信函提醒被申請人留意付款時間。直至1996年12月22日,申請人尚未收到被申請人應付的貨款,通過電話聯(lián)絡,被申請人傳真了一份已電匯貨款的銀行底單給申請人,經查實,被申請人根本沒有電匯146,034.46美元,所謂已電匯貨款的銀行底單只是被申請人編造的一個騙局。1997年1月9日、13日、2月18日、3月17日申請人先后發(fā)出傳真信函,向被申請人追款,但都毫無結果。1997年4月14日,申請人派專人前往新加坡,會晤了被申請人的負責人,被申請人建議了多種還款方式,卻是不能實現(xiàn)的空想。申請人代表于1997年4月21日通過新加坡律師向被申請人發(fā)出律師信,被申請人的代表×先生在律師信上簽名作實收妥律師信。1997年4月24日,被申請人的代表×先生當面致函申請人代表,承認被申請人拖欠申請人96RLIS-3045合同項下貨款146,034.46美元及利息,并保證5月15日前將所有欠款歸還完畢。截至1997年5月20日,被申請人仍未償付欠申請人的貨款及利息。申請人認為本案的事實十分清楚,為了維護申請人的權益,特向深圳分會提起仲裁。申請人的仲裁請求如下:
1.請求深圳分會裁決令被申請人歸還欠申請人的貨款146,034.46美元及利息6,474.20美元(從1996年12月17日起至1997年5月19日止的利息)。
2.因仲裁而產生的仲裁費用和差旅費由被申請人承擔。
申請人于1997年9月29日提交的"變更仲裁請求的申請"中要求將欠款的利息計算至1997年10月31日,為13,459.20美元。申請人又于1997年12月30日致函深圳分會要求將利息計算至被申請人付款之日止。
二、仲裁庭的意見
根據申請人提供的證據材料,仲裁庭認定如下事實:
(一)雙方當事人于1996年11月29日簽訂的96RLIS-3045號銷貨合同約定(以下為與本案有關的條款):申請人作為賣方,被申請人作為買方,雙方成交950公噸零號柴油(允許溢短裝10%),總價259,000美元FOB香港,1996年12月5日前裝貨,香港油庫發(fā)運,中國廣東××卸貨。付款方式:買方必須于11月29日前將訂金100,000美元電匯至賣方指定銀行,買方在提單日起計15天內用電匯方式將全部貨款匯至賣方指定的銀行帳戶,如買方未能按期付款,買方需向賣方交納相應的利息,利息率按紐約優(yōu)惠利率加2%計算。
(二)被申請人按合同約定已于1996年11月29日電匯100,000美元給申請人,申請人已于同年12月4日收到該筆款項。
(三)××有限公司于1996年12月3日簽發(fā)DRAG96-498號裝船提單,上面注明:零號柴油(DIESEL OIL),散裝,949.94MT,已在香港被裝上SHUN LI號輪運至中國某地交給××市××電力有限公司。
(四)申請人于1996年12月5日開具IN96/093號發(fā)票,列明949.94MT零號柴油總值246,034.46美元,扣除訂金100,000美元,需支付余款146,034.46美元,付款必須于1996年12月17日或之前以電匯方式匯至申請人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帳戶上。當日,申請人即將發(fā)票及提單傳真給被申請人。
(五)申請人分別于1996年12月12日和13日發(fā)傳真給被申請人,提醒對方付款期為1996年12月17日前,請被申請人安排如期付款事宜。
(六)1996年12月22日,被申請人給申請人傳真一份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的申請書格式表格,表格內已打印上收款人姓名、詳細地址、帳號、銀行、申請人名稱、住址與電話(略),"貨幣與金額"欄已打印上"USD 146,034.46","附言"欄已打印上"FOR INV. NO: IN96/093 BAL PYT. (IN96/093號發(fā)票余款)"被申請人代表×先生并簽章,日期為12月19日。被申請人在傳真該份申請書時并在申請書上手寫"ATTO:×經理,F(xiàn)m. WAH YUEN,已安排辦理T/T,特此知照?!?。但申請人事后并未收到該筆款項。
(七)1997年1月9日、13日、2月19日,申請人數次發(fā)傳真給被申請人追討貨款余額及逾期付款利息,并將逾期利息單一并傳真給被申請人。
(八)1997年4月21日,申請人通過SEAH LEONG & PARTNERS給被申請人致函,要求被申請人于1997年4月24日前支付貨款余額及利息,否則將采取法律行動。被申請人的代表×先生在此函件上手寫"此律師信已收到(簽名)"。
(九)1997年4月24日,被申請人給申請人致函稱:"……余額USD 146,034.46應于1996年12月17日付清,但由于我司周轉困難,此余額尚未支付給貴公司,非常抱歉,請貴公司再給寬限一個期限,方便我司籌措支付,有關利息照付,根據貴公司之利息單據。我司保證于1997年5月份周轉此筆款項,在15日以內T/T付到貴公司帳戶……5月15日前支付完畢?!宜敬_認以上貨物已收到,無任何問題。(簽名)"。
從以上事實可見,申請人依照合同全面地履行了自己的義務,而被申請人在收到貨物后已將貨物轉賣他人,并認為貨物無任何問題,但拒不按照合同的約定支付貨款余額,在申請人多次給予寬限的情況下,被申請人也曾許諾到期支付貨款余額及利息,但最終仍未支付,被申請人的行為明顯構成違約,被申請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申請人要求被申請人歸還貨款146,034.46美元及利息的請求,仲裁庭予以支持。鑒于合同中已約定了被申請人逾期不付款須負有向申請人支付利息的義務,同時,被申請人在1997年4月24日函中同意按申請人的利息單支付利息,因此,該筆欠款的利息自1996年12月17日起計算至實際支付之日,按年利率10.5%計付利息。
本案仲裁費用由被申請人承擔。
三、裁決
基于上述案情事實、仲裁庭的意見,仲裁庭作出如下裁決:
(一)被申請人應自本裁決作出之日起30天內歸還申請人貨款146,034.46美元及其自1996年12月17日至實際支付之日的利息,按年利率10.5%計付利息。
(二)本案仲裁費和辦案費由被申請人負擔?! ?BR> 本裁決為終局裁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