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價師考試《經濟理論與方法》課件和作業(yè)(10)

字號:

收益還原法的特點與適用范圍
     1.收益還原法的特點
     收益還原法是以地租理論和生產要素分配理論為理論依據。土地、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組合產生的收益,應由各要素分配。歸屬于土地的收益應是地租和利用土地資產帶來的收益。它可以采取從總收益中扣除其他生產要素產生的收益后求得,然后,將土地的收益以一定的還原率還原,即為土地的價格。
     注意:收益還原法估價結果的準確度,取決于土地的純收益及還原率的準確程度,所以求取土地收益及確定還原率是收益還原法的關鍵。
     2.收益還原法的適用范圍
     收益還原法以求取土地純收益為途徑評估土地價格,它只適用于有收益或潛在收益的土地和建筑物,或是房地產的估價。例如,租賃用房地產或企業(yè)用房地產的估價均可采用此法。收益還原法是具有理論依據而應用面很廣的一種估價方法,而對于沒有收益的不動產的估價,例如機關、學校、公園等公益用地的估價則大多不適用。同時,由于收益還原法主要適用于有收益或潛在收益的土地或房地產,注意:而關于收益性土地的穩(wěn)定純收益和適當的還原率的求取,要受一般的經濟行情和工商企業(yè)以及房地產市場的發(fā)展、變化的影響,確定它也是一件困難的事。這是收益還原法的一個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