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專業(yè)實務考前輔導資料(9)

字號:

不良土質(zhì)路基的處理方法見下表
    土質(zhì)名稱
     特點
     常用處理方法
    軟土
     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壓縮性高、強度低。
     換填法、擠密法、排水固結法
    濕陷性黃土
     質(zhì)較均勻、結構疏松、孔隙發(fā)育。在未受水浸濕時,一般強度較高,壓縮性較小。但若在一定壓力下受水浸濕,會產(chǎn)生較大附加下沉,強度迅速降低??辜魪姸缺憩F(xiàn)出明顯的各向異性。
     采取灰土墊層法、強夯法、灰土擠密樁等方法,并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沖、截排、防滲。加筋土擋土墻是濕陷性黃土地區(qū)得到迅速推廣的有效防護措施。
    膨脹土
     吸水膨脹、失水收縮
     包括用灰土樁、水泥樁或用其他無機結合料進行加固和改良;也可用開挖換填、堆載預壓對路基進行加固。同時應采取措施做好路基的防水和保濕,
    凍土
     分為季節(jié)性凍土和多年性凍土兩大類。凍結狀態(tài)時強度較高,壓縮性較低。融化后承載力急劇下降,壓縮性提高
     (1)可增加路基總高度,使其滿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
    (2)選用不發(fā)生凍脹的路面結構層材料。
    (3)對于不滿足防凍脹要求的結構,可采用調(diào)整結構層的厚度或采用隔溫性能好的材料等措施來滿足防凍脹要求。多孔礦渣是較好的隔溫材料。
    (4)為防止不均勻凍脹,防凍層厚度(包括路面結構層)應不低于標準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