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經濟師基礎輔導:知識產權法律制度(11)

字號:

第二節(jié) 反壟斷法律制度
    學習要求:
    1、掌握反壟斷法的適用范圍
    2、掌握壟斷行為的種類
    3、了解反壟斷調查機制
    具體內容:
    一、反壟斷法的概念、立法目的與適用范圍
    1、反壟斷法概念
    2、立法目的
    3、適用范圍: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經濟活動中的壟斷行為,適用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壟斷行為,對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的,適用本法。
    (3)經營者依照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行使知識產權的行為,不適用本法;但是,經營者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適用本法。
    (4)農業(yè)生產者及農村經濟組織在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運輸、儲存等經營活動中實施的聯(lián)合或者協(xié)同行為,不適用本法。
    二、壟斷行為的種類
    (一)、經營者達成壟斷協(xié)議
    1、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xié)議:
    (1)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2)限制商品的生產數(shù)量或者銷售數(shù)量;
    (3)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
    (4)限制購買新技術、新設備或者限制開發(fā)新技術、新產品;
    (5)聯(lián)合抵制交易;
    (6)國務院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xié)議。
    2、 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xié)議:
    (1)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
    (2)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
    (3)國務院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xié)議。
    (二)、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1、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1)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
    (2)沒有正當理由,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3)沒有正當理由,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
    (4)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或者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
    (5)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時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
    (6)沒有正當理由,對條件相同的交易相對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差別待遇;
    (7)國務院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認定的其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一)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
    (二)兩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三分之二的;
    (三)三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四分之三的。
    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規(guī)定的情形,其中有的經營者市場份額不足十分之一的,不應當推定該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被推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有證據(jù)證明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不應當認定其具有市場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