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經濟師基礎輔導:行政法基礎知識(1)

字號:

一、行政法概述
    u 考試內容:
    1、行政法的概念和淵源
    2、行政法的特點
    3、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4、行政法律關系的概念
    u 要點:
    1、行政法的概念
    Ø 行政法是國家調整行政關系的、規(guī)范和控制行政權的各種法律規(guī)范總稱。
    Ø 行政法調整的關系主要包括四類:行政管理關系、行政法制監(jiān)督關系、行政救濟關系和內部行政關系。
    2、行政法的淵源
    Ø 行政法的淵源,亦稱行政法的法源,是指行政法來源于哪些法及其具體表現(xiàn)形式。
    Ø 我國行政法的淵源主要有:憲法、狹義上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guī)章、條約與協(xié)定、法律解釋。
    3、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合法性原則
    合法性原則是法治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指行政權力的設定、行使必須依據(jù)法律、符合法律,而不是與法律相抵觸。
    (2)合理性原則
    Ø 合理性原則指行政決定內容要正當、客觀和適度。
    Ø 合理性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與擴大。
    4、行政法律關系的概念
    Ø 行政關系是指行政權在運轉時所產生的社會關系,而由行政法規(guī)范調整的具有行政法上權利義務內容的行政關系,就是行政法律關系。
    Ø 行政關系是行政法調整的對象,而行政法律關系是行政法調整的結果。
    5、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客體和內容等要素構成。
    (1)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當事人,是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依法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組織或個人。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包括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