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遲脈類脈象

字號:

遲脈類脈象包括遲、緩、澀、結(jié)等4種脈象。
    遲脈
    [脈象特征]遲脈脈來遲慢,一息不足四至(相當于每分鐘脈搏在60次以下)。其具體特點是脈管搏動的頻率明顯小于正常脈率。
    [臨床意義]遲脈多見于寒證,遲而有力為實寒;遲而無力為虛寒。亦見于邪熱結(jié)聚之實熱證。此外,運動員或經(jīng)過體力鍛煉的人,在靜息狀態(tài)下脈來遲而和緩;正常人睡后,脈率較慢,都屬生理性遲脈。遲脈作為六綱脈之一,是脈搏跳動次數(shù)緩慢脈類的象征。
    [機理分析]脈管的搏動有賴于陽氣的推動。寒邪侵襲人體,困遏陽氣,或陽氣虧損,均可導致心動遲緩,氣血凝滯,脈流不暢,使脈來遲慢。若為陰寒內(nèi)盛而正氣不衰的實寒證,則脈來遲而有力;若心陽不振,無力鼓運氣血,則脈來遲而無力。陽明腑實證多因邪熱亢盛與糟粕相搏,結(jié)為燥屎,阻塞腸道,腑氣壅滯不通,氣血運行受阻,經(jīng)隧阻滯,脈道不利,故必遲而有力。
    緩脈
    [脈象特征]:緩脈有二:一是脈來和緩,一息四至,應指均勻,是脈有胃氣的一種表現(xiàn),稱為平緩,多見于正常人。二是脈來怠緩無力,弛縱不鼓的病脈。緩脈的脈象特點是脈搏的跳動不疾不徐,從容和緩稍慢于正常而快于遲脈。
    [臨床意義]:緩脈多見于濕病,脾胃虛弱的患者,亦可見于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