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過來人談英語學習體會

字號:

英語學習主要在努力,各人方法也不盡相同,只要自己覺得進步很快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我現(xiàn)在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也許會對某些朋友有所幫助或啟發(fā)。
    離寫體會(一)已有月余了,不只各位單詞背得如何?如果現(xiàn)在新概念第三冊已復習完,就應該仔細的看第四冊了,第四冊中有不少復合句,很適合于準備考研中的翻譯。語法詞匯可能不考了,但決不能放松語法詞匯的復習,因為若考聽力,沒有語法詞匯的基礎,聽力將得到災難性的成績。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準備在英語上花去總復習時間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或更多,那么我想說的是從現(xiàn)在開始,英語復習聽、讀、寫、譯則不可分裂開來。
    1、詞匯要繼續(xù)鞏固,現(xiàn)在不能再背字典了,現(xiàn)在要背熟大綱詞匯,同時,要開始做題,做什么題呢?不要再做詞匯部分的單項選擇題,做做英語專業(yè)四級或EPT中考的那些劃線題,即給你一個句子,里面有一個詞劃上黑線,再給ABCD四個答案,要求選一個答案。為什么推薦給朋友們這種題型呢?因為這種題型主要看你對一個詞匯的認知程度,以及你認知多少詞匯,這將對你的閱讀理解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2、聽力部分可能是朋友們最頭痛的地方,我不贊成去聽VOA或BBC,因為那對大多數(shù)朋友來說不切實際,VOA和BBC中的文章有許多詞對許多朋友來說是生詞,而且朋友們可能對情景也不了解,至少目前對大多數(shù)朋友有害無益,現(xiàn)在要練就要從基礎練(因為我認為考研聽力不可能全是大段大段的文章),要聽不同講話者所說的內容,我并不是說聽各種各樣的發(fā)音,如印度人說的英語、日本人說的英語,而是說聽美國或英國不同講話者的發(fā)言內容,因為考試時肯定是標準英美國家人士發(fā)音,不可能讓一位印度人來讀,強力推薦兩本教材:1、STEP BY STEP(大部分朋友可聽二、三兩冊)上海外語教育出社出版的中級英語聽力(里面的對話非常實用,因為經(jīng)常是幾個人討論一個問題,對增加聽力敏感度很有好處)。在聽這兩本教材的文章前先看看文章前的提示詞匯,大致知道是什么內容,如果過深,則放棄,聽力的難易并不純粹在于發(fā)言者語速有多快,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發(fā)言者所述內容是不是很深奧,聽者是不是對這部分內容熟悉,而考研英語聽力內容考很深奧古怪東西的可能性不大,太專業(yè)化的東西也不多,例如,就算一篇文章涉及到醫(yī)學,也只是大家所知的常識性內容。同時練聽力時不要一味求快,而要選一些比較實用的內容。當然專門選一些講的很快的發(fā)音材料專門來練反應能力的例外,但說的過快的文章不應成為練習中的主流。而許多人所談的聽力練習方法只適用于程度較好的朋友,廣大朋友可能會覺得遠不可及。
    3、閱讀理解部分分值很高,復習時一定要得法,平時少去看CHINA DAILY等報刊中的文章,因為那些文章和考研英語中的文章風格大多不同,做閱讀理解一定要注意開頭和結尾,我有時看文章,頭幾句如墜云霧之中,然而靜下心來,在看了一部分內容后,再回過頭去看頭幾句,就弄懂了,不可一看文章,似乎不懂,就看著題目,在文章中找答案(這種方法只適用于在時間不夠或所參加考試離自己水平相距甚遠之情況),這樣找答案所得到的分數(shù)往往很差,因為文章是一個整體,否則也不要讀了,干脆一段段拿出來做題算了。(至于閱讀理解技巧,我就不多說了,到處都是。)平常
    4、寫作部分在可能情況下要盡量多用一些連詞及轉折詞如BUT,THEREFORE等來串聯(lián)文章,要注意多種表達法,比如說:我寫作文時,有時用倒裝、有時用動名詞或分詞,只有多用多種表達法,才會給閱卷老師留下較深的印象,切切不要把背誦的范文拿上去,因為閱卷教師一看就知是其他人或外國人寫的(為什么呢?其實國人寫文章基本上不可能象外國人或外國籍華人那樣自如,就是閱卷教師自己也寫不出,所以全篇搬上范文只會弄巧成拙。)但可以改寫范文中的個別句子,然后擺上去。例如,我寫過:IF YOU HAVE FAITH IN YOUR DREAMS AND KEEP ON BELIEVING, ONE DAY YOU WILL FIND YOUR DREAMS WILL COME TRUE.,這句其實是個抄襲句,雖然改寫的不盡如人意,但也不算很差,原句從一首歌中節(jié)選(STEP BY STEP中一篇關于CINDERELLA的文章),原句為:HAVE FAITH IN YOUR DREAMS AND 。。。NO MATTER HOW HARD YOUR HEART IS GRIEVING,IF YOU KEEP ON BELIEVING, THE DREAMS THAT YOU WISH WILL COME TRUE. 還有如:TO BE LOVED IS TO BE SLAVED從TO BE GREAT IS TO BE MISUNDERSTOOD改寫而來。
    5、對于翻譯部分,許多人認為漢譯英比英譯漢更難,我不這么認為,在某種程度上,英譯漢更難,因為漢譯英時,至少漢語還看得懂,而英譯漢時,連英語都沒看懂,寫出來的漢語如何讓人看懂?而要做好翻譯,首先要理解文章,理解作者想要表達什么,然后動筆翻譯,翻譯中要符合漢語習慣,不要寫歐化句子,如:那個既美麗又聰明的姑娘解決了這個困惑了幾乎所有在場的人的問題。這種句子讀起來就不舒服,不如寫成如:幾乎所有在場的人都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不解,但這個美麗聰明的姑娘把它給解決了。漢語中較喜歡用動詞,同時句子較短。建議各位參閱一下張培基先生的《英漢翻譯教程》,里面有不少技巧和練習。
    總之,真正學習起來靠的還是毅力,不下苦功夫,憑運氣,最終吃虧的可能性很大。(我最反感有人說什么速成,或什么我最后二個月猛復習一下,就考了七八十分等。也許你們本來底子就很好;也許你們是天才,但大多數(shù)人不可能向你們這些天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