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考研英語模擬題的運用

字號:

準備英語考試,特別是大型考試的同學,恐怕無一例外都有做英語模擬題的經(jīng)歷。就拿我個人的經(jīng)歷來說,我做過一本模擬題集,名字和什么出版社出版的我不記得了,只記得封面是大書“考研命題組成員主編”、“權威”等字樣。但我只做了它里面的5、6套卷子,就做不下去了。倒不是因為做得太差,而是發(fā)現(xiàn)它的質(zhì)量確實不怎么樣,可以用“水貨”來形容。就拿我最喜歡做的閱讀理解題來說,我發(fā)現(xiàn)里面竟然有些題目不看文章都能選出答案(我指的是靠自己的常識),還有的文章難得看都看不懂,但題目卻簡單得令我“驚喜”,根本就沒有一點命題技巧可言,偶爾碰到了一兩道令我折服的好題目,到后來卻發(fā)現(xiàn)原來是某年的考研閱讀理解真題,真是讓我大呼上當。本來對模擬題頗為反感的我從此對它沒有了一點的興趣。
    市面上英語模擬題多如牛毛,大多數(shù)都是所謂的名家主編的。大家做了他們的題目之后,反響參差不齊,這些英語專家們,比如張錦蕊、王長喜等有時候被人推崇,有時候又被人貶成了“騙子”。水平和敬業(yè)是完全兩碼事,大家應該充分相信這些英語專家的水平,但他們會不會用心地去出好每一套題卻是另外一碼事。
    如何識別好的和差的英語模擬題?識別好與差的閱讀理解題是關鍵。就我個人的觀點,可以從以下著手:
    1.看閱讀理解的題目構成。如果文章太短,題目的選項不夠長,有好多象“Both A and B”或者“All of the above”這樣的選項的,90%是濫竽充數(shù)的題目。
    2.看閱讀理解題的內(nèi)容。文章的難度與題目的難度反差太大的,反映出命題者的水平或者出題目的態(tài)度不端正;能夠直接看題目得出答案的題目太多的;選的考研真題太多的(明顯的偷懶行為)
    3.看做完題目后的體會。如果做完了一道閱讀題,覺得自己收獲很大,或者能在獲取某種解題規(guī)律方面得到了啟發(fā),覺得有的題目出得很巧妙,讓人不禁擊節(jié)叫好,肯定是好題。遺憾的事,這種讓我耳目一新的題目我只在做真題的時候碰到過。這一點也是最難把握的。要視每個人的英語水平的高低而定。
    至于其他的題目類型,象完型填空等,因為不是主要的,倒不要去強求它們的質(zhì)量,我個人的觀點是,如果一套卷子的閱讀理解題出好了,就是好卷子,值得一做。還有寫作題方面,這種做題能力取決于平時的積累,真做模擬題的時候,寫作題可空出不做,這樣有利于節(jié)省時間,要是真做了,也要拿給水平高的同學或者老師去評論一番,讓他們給出自己的評論和改進意見,這樣才可能有提高。
    模擬題,不要做得太多,關鍵是要做得精,選好的做。這樣才能有提高,要不然不是自信心受嚴重打擊(在錯的太多的情況下)就是一種虛假的成就感(做得太好的情況下)。要知道,有很多模擬題是不能衡量出真實水平的,有的題目水分太多,很不可信。
    以上是我的一點點個人意見,歡迎大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