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游地方文化:老北京的夏季小吃

字號:

老北京傳統(tǒng)小吃歷史悠久,一年四季,什么季節(jié)吃什么,講究頗多。特別在炎熱的夏季里,要吃清淡、涼爽、嫩滑,易于消化吸收,又富營養(yǎng)的食品。
    一到這個季節(jié),不論是店鋪、擺攤或推車挑擔(dān)走街串巷,還是廟會上的小吃,大都經(jīng)營夏季食品。最普遍的如涼粉(包括漏魚、刮條),涼粉是用綠豆制的淀粉為原料,出售時一邊吆喝,一邊用刮撓(一種刨涼粉的工具)沿著凝結(jié)的涼粉刨出條,放入碗內(nèi),澆上好醬油、高醋、蒜泥和咸胡蘿卜絲、麻醬、愿吃辣的加辣椒油拌和,這種涼粉叫刮條。還有用刀切成小長條塊的,也是澆上上面提到的作料食用,叫涼粉。還有一種叫漏魚的涼粉,像蛤蟆骨朵兒,一頭圓,一頭帶個小尖兒,漂在小缸內(nèi),有客人買,用漏勺從缸內(nèi)撈出盛在碗內(nèi),也是加上面提到的各種作料食用。
    扒糕,一種與涼粉同時賣的夏季小吃,所以出售時攤販不時地吆喝一聲:“扒糕筋道……酸辣涼粉兒喲……”扒糕是用蕎麥面制成,扒糕做熟后削成兩頭薄,中間厚的長條薄片盛在碗內(nèi),澆上用麻醬、醬油、好醋攪拌的汁,加上紅咸蘿卜擦的絲,澆芥末或辣椒或蒜末均可,可隨個人口味。據(jù)科學(xué)驗證蕎麥含有磷、鈣、鐵及氨基酸、脂肪酸、亞油酸多種維生素的營養(yǎng)食品,是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首選的食品之一。
    涼糕、芝麻涼糕,用三層江米加兩層豆餡制成,在拍平的涼糕表面撒上青紅絲,出售時用刀沾上水順邊往下切,放入盤內(nèi),撒上白糖即成。芝麻涼糕是要在第二層上面撒芝麻仁,撒各種果料,白糖。口感都是清涼爽口,甜糯醇香。
    不久前,在鼓樓西后海孝友胡同開張的“九門小吃城”,集中了前門、大柵欄門框胡同十一家老北京傳統(tǒng)小吃,奶酪魏第三代傳人魏廣祿家的奶酪,如瓊脂一般,光亮潤澤,潔白細(xì)膩,味道香甜。曾得到作家梁實秋先生的贊美說:“奶酪魏家的奶酪新鮮純正,味道甘香,大碗帶果,酪里有瓜子仁,喝在嘴里還有嚼頭兒,滿口清香?!毖蝾^馬第七代傳人馬國義的白水羊頭,肉片薄如紙,撒的椒鹽似雪飛,香氣撲鼻、半透明狀,吃在嘴里有彈性。年糕錢第三代傳人錢德才制作的年糕有“年糕粘、豆餡甜、老味正”的評價,曾有“年糕世家”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