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字號: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兩種:①以每1 m3混凝土中各項材料的質量(過去叫重量)表示,如水泥300 kg、水180 kg、砂720 kg、石子1200 kg;②以各項材料間的質量比表示(以水泥質量為1),如水泥:砂:石=1:2.4:4;水灰比=0.60。
    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本要求
    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強度等級;滿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滿足時耐久性要求(根據(jù)具體情況而定);做到節(jié)約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2.三個基本參數(shù)
    水灰比、砂率、單位用水量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個重要參數(shù),這三個參數(shù)與混凝土的各項性能之間有密切關系,在配合比設計中就是要正確地確定這三個參數(shù)。
    3.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步驟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包括:初步配合比計算、試配和調整等步驟。
    1)初步配合比的計算步驟
    (1)配制強度(fCu,o)的確定。為了使混凝土強度具有要求的保證率,則必須使其配制強度(fCu,o)高于設計的強度等級值(fCu,k),根據(jù)《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04—92)的規(guī)定,混凝土強度保證率為95%,其配制強度按下式計算
    fCu,o=fCu,k+1.645σ
    式中,σ為混凝強度標準差,應根據(jù)施工單位統(tǒng)計資料計算而得,當缺乏資料時,也可查σ值表取用。
    
    再復核耐久性要求,確定Co。
    (5)選取或計算砂率(SP)。砂率值應根據(jù)坍落度、粘聚性及保水性等來確定,―般應通過試驗找出合理砂率。也可查表選用。
    另外,也可根據(jù)以砂填充石子空隙,并稍有富余,以撥開石子的原則來計算砂率。
    (6)計算粗、細骨料的用量(Go)及(So)。粗、細骨料用量可用體積法或假定表觀密度法求得。
    ①體積法:假定混凝土拌合物的體積等于各組成材料絕對體積和拌合物中所含空氣的體積之和。
    用下面兩個關系式求得Go和So
    
    當未使用引氣型外加劑時,a=1。
    ②假定表觀密度法(質量法):假定(估計)―個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觀密度值(Poh)(kg/m3)
    用下面兩個關系式求得Go和So
    
    通過以上計算便得出初步配合比。
    2)配合比的試配、調整
    初步配合比確定后,必須通過試拌調整,直到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符合要求,得出基準配合比。還應檢驗混凝土的強度,―般采用三個不同配合比,其中―個為基準配合比,另兩個配合比的水灰比值,應較基準配合比的水灰比值增大或減小0.05。制作三組試件,經試壓,選出既滿足混凝土配制強度要求,水泥用量又較少的配合比為所需配合比。也稱為試驗室配合比。
    3)施工配合比
    試驗室配合比,是以干燥材料為基準的;而工地存放的砂、石材料常含有―定的水分,所以現(xiàn)場材料的實際稱量應按工地砂、石的含水情況進行修正,修正后的配合比,叫作施工配合比,若砂含水率為a%,石子含水率為b%,則施工配合比為
    C′=C
    S′=S(1+a%)
    G=G(1+b%)
    W′=W―S·a%-G·b%
    式中,C、S、G、W——試驗室配合比中各材料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