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心臟支架到底該不該架

字號:

近日,圍繞我國心臟介入手術中使用的支架數量等問題人們議論紛紛,在3月16日召開的第九屆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上,國內心臟介入領域的頂尖專家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解讀。
    中國介入手術是多是少?
    針對一個病人身上放置9個支架,甚至放置更多支架是否涉及支架濫用的問題,中國醫(yī)促會心血管分會主任委員呂樹錚教授指出,世界上第一例冠脈介入治療至今已有30多年,中國從1985年開始到現在也進行了20多年,但在中國真正的發(fā)展也就是近六七年。他并不認同有些媒體說的“中國的介入做的有些濫”。
    呂樹錚說:“美國人口不到3億,一年做介入手術的有100萬例,日本1億多人口,一年是17萬例,德國是8000萬人口,一年是30萬例。中國將近14億人口,2010年中國介入手術只做了將近30萬例。中國一年發(fā)生急性心肌梗塞就是200萬例,連急性心梗的病人都沒有做完,差的很多”。
    呂樹錚說:“我自己有一個病人,10年之中我給他裝了27個支架,從頸動脈到腎動脈。我們業(yè)內有些專家一直在傳,超過3個支架就應該搭橋。實際上,病人冠狀動脈會狹窄,全身其他的血管一樣也會有病變,如果病人還患有糖尿病、痛風等病癥,這種情況只能做支架,支架肯定會很多”。
    呂樹錚認為,隨著我國冠心病介入手術例數的持續(xù)增加和適應癥范圍的拓寬,疑難PCI病例的數量也呈大幅攀升趨勢。同時,各地醫(yī)師的心臟介入技術水準參差不齊,對于疑難PCI臨床操作規(guī)范體會甚少。他呼吁:給介入醫(yī)生搭建一個覆蓋全國、系列連貫、密切結合臨床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同行之間分享經驗,共同提高,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做搭橋還是安支架?
    在實際治療中,冠心病患者經常會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是做需要開胸的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還是做只需局部麻醉、相對要簡單得多的心臟支架手術。
    針對這一問題,著名的心臟病專家、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胡大一教授認為,對于心肌梗塞患者的早期救治,時間就是生命,開通梗塞這是最基本的,中國貧困病人不少,幾千塊錢的一個*金屬支架,效果并不差于價值昂貴的支架,如果只做梗塞血管,用便宜的*金屬支架,大部分的貧困患者會得益。至于是選擇做心臟支架還是做搭橋手術,胡大一說:“我們絕對不能跟病人非常簡單地說,也能搭橋也能支架,這種說法是非?;闹嚨?。要根據具體病情來決定,特別是左主干病變,這是我們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本屆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高潤霖教授認為,搭橋和介入如何選擇這是很復雜的學術問題,單純的、局限的病變當然選擇介入,有爭議的就是左主干病變,這個是要評估的?!案鶕覀兏吠忉t(yī)院的經驗,如果我們說服病人搭橋,病人都可以接受。早些年我們介紹很多,病人還是害怕,現在我們搭橋的死亡率小于1%,病人都不怕了,我們醫(yī)院左主干病變只有18%做了介入。我想一切要為病人著想,在科學的基礎上決定?!?BR>    未來可降解支架成趨勢
    “最理想的新一代支架的設計理念是:在介入術后的一段時間內,支架使血管得到機械性支撐,并借助洗脫出的藥物,防止再狹窄。之后支架即緩慢降解,并完全被組織吸收,血管結構以及舒縮功能完全恢復至自然狀態(tài),由此避免相關的潛在風險?!边@是全軍心血管病專業(yè)組副組長王海昌教授在大會上針對正在研發(fā)的新一代支架做出的描述。
    目前,雅培、強生等多個公司都在研發(fā)新一代完全可降解的支架。據悉,雅培的完全可降解支架BVS由多聚乳酸制成,可在植入體內2年間逐漸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支架上帶有雷帕霉素的衍生物——依維莫司,藥物在約120天內完全釋放,可覆蓋再狹窄的整個病理過程,防治再狹窄。
    南京心血管病醫(yī)院副院長陳紹良教授認為,由于新一代支架可完全降解,病人既不用擔心血栓的風險,又可以大大縮短術后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時間,同時如果病人下次做搭橋手術時,也不會受殘留金屬支架影響。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完全可降解支架將成為冠脈介入治療領域的新趨勢。
    專家呼吁關注臨床與實踐
    由于國情的因素,我國PCI技術的發(fā)展有著發(fā)展不平衡、規(guī)范化不夠、潛力巨大三大特點。
    針對這一問題,高潤霖院士指出,我國心血管介入發(fā)展不平衡,各地指南和實踐的差距依然顯著,仍有50%的醫(yī)院每年實施PCI手術不足100例,數量上的差距帶來技術上的差距?!八赃@屆大會的主題就是‘臨床和實踐’,目的是保證治療安全和患者利益化,規(guī)范臨床實踐,提高診療水平,保障醫(yī)療質量。”此外,與會專家還提出要重視血管內超聲(IVUS)、血流儲備分數(FFR)、對比劑應用等技術在冠脈介入治療領域推廣普及和臨床使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