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情:布朗族民居、服飾、婚喪習俗

字號:

布朗族民居、服飾、婚喪習俗
    普洱地區(qū)的布朗族主要聚居在瀾滄、墨江、景谷等縣。居住房屋有干欄式樓房和落地“雞罩籠”房。建蓋房屋有崇拜儀式和禁忌;房屋尺寸要寬一丈一尺,象征年年有余,長三丈二尺,“二”表示雙雙對對,引申為夫妻永相伴;高一丈三尺六寸,“六”表示有福有祿??撤ツ玖舷扔赡窘硯煾迪蚰旧瘾I祭,伐木過程中凡是被風暴折了樹梢;被雷電碰觸過的樹一律不用,屋架穿鑿完后,豎起屋架的頭天晚上,木匠師傅要在人們睡靜后,到寨外一僻靜處殺一只雞獻祭木神。房屋門向房梁稍部要朝東方,家中長者臥室在右方,進新房祭祀典禮要選擇在鼠日、馬日或龍日進行,認為更順。
    布朗族服飾,婦女上身穿長袖圓領對襟緊身衣,下身穿長可掩膝的條幅統(tǒng)裙,頭裹素色包頭巾,戴銀手鐲、耳環(huán),跣足,崇尚黑色。男子上身穿對襟淺領衣,下身穿大褲腳擺襠褲。
    布朗族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無宗教觀念,瀾滄文東的近親三代人以后可通婚。昔日婚齡無硬性標準,從12歲到25歲之內(nèi)均算正常婚期,男子擇偶較主動,選中目標后,先請舅舅或叔伯去提親,初次提親需帶2碗酒、2串芭蕉、1包茶葉作見面禮物。第二次說親要多帶一些酒、煙去。如女方無變卦,就要舉行“皮哦月”吃火塘酒儀式。農(nóng)歷八月十五,男方要帶上肉、酒和糖到女方家征求婚禮日期。婚禮多在冬臘月屬馬或?qū)倥H张e行,時間二天。第一天,男子要給女方家?guī)?斤鹽、1斤茶葉,20—30碗白酒,50斤豬肉、100斤大米、1.6兩銀子、1元5角“奶母錢”。還要把3斤肉、1碗酒、1元錢單獨送給娘的舅舅家,稱為“三保錢”。婚禮的第二天上午,男家要邀請6—8個伙伴帶上一包糯米飯、5兩酒作為接新娘出門的“開門禮”,到女方家吃過中午飯后領新娘返回。新娘接來后,男家要請一個長者到寨神那里獻祭,請求神靈保佑新娘嫁到后身體健康,諸事順利?;槎Y晚上,邀請歌手們來圍著火塘神唱調(diào)子,請?zhí)J笙師傅來組織大家跳舞。布朗族人重視婚姻道德,結婚后不得輕易離異。
    布朗族人重視喪葬祭祀,瀾滄文東的人死后先把尸體抬到中堂洗凈,剃去發(fā)毛、胡須,然后再抬到火塘邊明白地向祖先們祈求容納死者靈魂。給死者穿壽衣時要把紐扣剪去,把生前拴的魂線剪掉,讓靈魂順暢回到祖先在處。衣服要翻穿,使亡靈在歸途中免遭鬼魂搶劫。尸體入棺時每個孝子要給死者墊一塊白布,長子的布墊在最底層。每個孝子殺一只雞為死者祭靈,并在棺里放一支白線、一支紅線,為亡靈渡江河時作牽繩。裝棺結束后煮一鍋雞稀飯招待幫忙的人,接著殺豬殺牛祭靈,舉行隆重的安葬儀式。死者未埋葬之前,全家都要圍在棺前就餐,以示對死者的眷戀。埋藏擇吉日進行,若是好日子應當天死當天埋葬。出殯時先打開棺材給眾親友們看一下死者的遺容。死者的后輩依長幼秩序跪在路上,抬棺人高抬著棺材從他們頭上通過,反復三次,表示還報死者對自己的背負之恩。布朗族實行土葬,掩埋后壘石為墳作為標志。埋葬后的三個月內(nèi),每10天家人要休息一天,表示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