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412024熟悉墻體的建筑構造P29
二、門、窗
2.門窗與墻體結構的連接:
(1)門窗應注意門窗框與墻體結構的連接,接縫處應避免剛性接觸,應采用彈性密封材 料;建筑外門窗的安裝必須牢固。在砌體上安裝門窗嚴禁用射釘固定。
(2)金屬保溫窗的主要問題是結露,應將與室外接觸的金屬框和玻璃結合處做斷橋處 理,以提高金屬框內表面的溫度,達到防止結露的目的。
三、墻身細部構造P30
2.散水(明溝):
(1)沿建筑物四周、在勒腳與室外地坪相接處、用不透水材料(如C20混凝土、毛石)做 的地面排水坡(溝),使雨水、室外地面水迅速排走、遠離基礎。
(2)散水的寬度應根據(jù)土壤性質、氣候條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確定,宜為600~1000mm;當采用無組織排水時,散水的寬度可按檐口線放出200~300mm。
(3)散水的坡度可為3%~5%。當散水采用混凝土時,宜按20~30m間距設置伸縮縫。
(4)散水與外墻之間宜設縫,縫寬可為20~30mm,縫內應填彈性膨脹防水材料。
3.水平防潮層:在建筑底層內墻腳、外墻勒腳部位設置連續(xù)的防潮層隔絕地下水的毛細滲透,避免墻身受潮破壞。內墻兩側地面有高差時,在墻內兩道水平防潮層之間加設垂直防潮層。水平防潮層的位置:做在墻體內、高于室外地坪、位于室內地層密實材料墊層中部、 室內地坪(±0.000)以下60mm處。
4.墻體與窗框連接處,必須甩彈性材料嵌縫以防風、水滲透。窗洞過梁和外窗臺要做好滴水,滴水凸出墻身≥60mm;在其下端做有效的滴水處理,防止窗下墻的污染。
5.女兒墻
與屋頂交接處必須做泛水,高度≥350mm且為防止女兒墻外表面的污染,壓檐板上表面應向屋頂方向傾斜10%,并出挑≥60mm。
二、門、窗
2.門窗與墻體結構的連接:
(1)門窗應注意門窗框與墻體結構的連接,接縫處應避免剛性接觸,應采用彈性密封材 料;建筑外門窗的安裝必須牢固。在砌體上安裝門窗嚴禁用射釘固定。
(2)金屬保溫窗的主要問題是結露,應將與室外接觸的金屬框和玻璃結合處做斷橋處 理,以提高金屬框內表面的溫度,達到防止結露的目的。
三、墻身細部構造P30
2.散水(明溝):
(1)沿建筑物四周、在勒腳與室外地坪相接處、用不透水材料(如C20混凝土、毛石)做 的地面排水坡(溝),使雨水、室外地面水迅速排走、遠離基礎。
(2)散水的寬度應根據(jù)土壤性質、氣候條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確定,宜為600~1000mm;當采用無組織排水時,散水的寬度可按檐口線放出200~300mm。
(3)散水的坡度可為3%~5%。當散水采用混凝土時,宜按20~30m間距設置伸縮縫。
(4)散水與外墻之間宜設縫,縫寬可為20~30mm,縫內應填彈性膨脹防水材料。
3.水平防潮層:在建筑底層內墻腳、外墻勒腳部位設置連續(xù)的防潮層隔絕地下水的毛細滲透,避免墻身受潮破壞。內墻兩側地面有高差時,在墻內兩道水平防潮層之間加設垂直防潮層。水平防潮層的位置:做在墻體內、高于室外地坪、位于室內地層密實材料墊層中部、 室內地坪(±0.000)以下60mm處。
4.墻體與窗框連接處,必須甩彈性材料嵌縫以防風、水滲透。窗洞過梁和外窗臺要做好滴水,滴水凸出墻身≥60mm;在其下端做有效的滴水處理,防止窗下墻的污染。
5.女兒墻
與屋頂交接處必須做泛水,高度≥350mm且為防止女兒墻外表面的污染,壓檐板上表面應向屋頂方向傾斜10%,并出挑≥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