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抒發(fā)胸臆,畫龍點“情”文章的結尾以高昂的筆調抒發(fā)情懷,從而表達自己的寫作意旨,它能撥人心弦,感人肺腑。例如朱自清的《春》,其題旨是:贊美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它的結尾是:“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倍沃杏昧巳齻€比喻,它用熱情洋溢的筆觸贊美了春)(“新”、美”、“力”三個特點,這正與題旨契合,它能卒章明旨,讓人震撼,余力無窮。考場文《老師,只有您站著》,題旨:歌頌贊美老師。結尾:“在我們坐著的時候站著,在我們站著的時候也站著,只有您,老師。您一生都是這么站著,站在我們面前,站在我們心中,站成一座永不風化的豐碑!”其字里行間飽含贊美之情,歌頌老師是一座“永不風化的豐碑”。它以“情”顯旨,撼人心扉。
文尾寫“情”的方式多種多樣,有以景寫情來畫龍點睛的,如考場文《我想有個家》的結尾段:“秋風依舊蕭索,枯黃的葉子飄零一地。我拾起一葉落。十心不住地顫抖:‘落葉啊,你也有家,你終于回到白己的家了?!瘻I,禁不住潸然而下。遙望茫茫的秋野,一派落寞,秋風中潘美辰的歌聲依舊時斷時續(xù)地傳來:‘我想有個家……’”它用落寞、蕭條的秋景反襯出我想有個溫暖的家的心境;有引用古詩詞、名言警句來抒情點睛的,如考場文《母親》的結尾:“我的心暖暖的,這是娘給我的溫暖。遙遙地,耳畔經典古詩詞欣賞忽然響起那首曾令我無數(shù)次震顫的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它借用撼人千古的不朽詩句來宣泄愛母之情;還有用夢境寫情來畫龍點睛的,如《荔枝蜜》的結尾等等。
二、揭示主題,畫龍點“理”歌頌母親的散文 不少文章在事情敘述完結之后,結尾處來一番就事論理,它有揭示主旨,畫龍點睛之作用。例如馮驥才的《珍珠鳥》,它寫的是小珍珠鳥起先離“我”較遠,它害怕“我”,后來見“我”并不“傷害”它,便一點“挨近”,最后它居然跳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桿轉圈圈,啄筆尖,甚至伏在“我”的肩頭打瞌睡。這樣,這種“怕人的鳥”不再怕人,而且氣氛和美,于是作者在結尾處來了一句極富哲理的感受:“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它言簡意賅地點出了文章的主旨,給文尾涂上了一抹絢麗的霞彩;又如考場文《品茶的滋味》,它先細膩地描寫了品茶的滋味是先苦澀,再芳醇,最后由茶及人生寫了這么一個結尾:“或許人生本來就是苦與甜的輪回,人們不辭辛勞,只是為了一個美好的將來——為了將來的—一份欣慰、一份收成。因此,吃苦便不再是一種不幸,因為吃更多的苦,便會歌頌教師的古詩詞有更多的甜,有更豐厚的收成。這就像品茶,越是濃的,越覺得醇香?!闭б豢?,茶味和人生之味仿佛風馬牛不相及,細一品嚼,它們又似乎隔得很近——先苦澀,再甘醇,而且體味得更深刻,它是文章主旨的升華,其語言真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