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物業(yè)管理師《綜合能力》輔導資料:房屋修繕管理(3)

字號:

箱形基礎
    指在建筑中由底板、頂板、側墻及一定數(shù)量的內隔墻組成的箱形的鋼筋混凝土整體基礎。箱形基礎具有較其他類型基礎更大的結構剛度與整體性,故適合于上部結構荷載差異大、對不均勻沉降敏感、抗震要求嚴格及要求兼設地下室的建筑物。
    樁基礎
    由樁柱和承臺聯(lián)成的基礎。樁基礎通常采用若干根柱組成。先將樁打人地基內,穿過軟質土層,使樁端支承在堅硬的土層上,上端由承臺聯(lián)成一體,構成樁基礎。按建筑材料分有木樁、鋼樁、鋼筋混凝土樁等。按建筑施工方法分有打人、壓人、震人、水射和鉆孔灌注、爆擴灌注等;按傳力方式分有摩擦樁(主要靠表面和土層間的摩擦力傳遞荷重)和端承樁(主要靠樁端將荷重傳至堅硬土層)。樁基礎具有承載力高,沉降量小而均勻,沉降速度緩慢,能承重豎向力、上撥力、震動力等特點,因而在工業(yè)建筑、高層民用建筑和構筑物以及地震設防建筑中應用廣泛。
    樁
    指深入土層并提供垂直和側向支承的較柔的結構構件。樁按成樁的材料分為:木樁、海凝土樁、鋼樁和復合樁。其中,復合樁是樁身在地下水位以下用木材,上部用混凝土灌注而成的樁。樁身下部也可采用鋼管或其他斷面的型鋼制成。
    變形縫
    是指將建筑物或構筑物垂直分開的縫隙。其作用是防止和減輕由于溫度變化、基礎不均勻沉降和地震造成的破壞。變形縫根據(jù)其功能的不同可分為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三種。
    沉降縫
    沉降縫是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懸殊、上部荷載分布不均勻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時,為避免不均勻的沉降使墻體或其他結構部位開裂而設置的建筑構造縫。沉降縫把建筑物劃分成幾個段落,自成系統(tǒng),從基礎墻體、樓板到房頂各不連接??p寬一般為30~70mm.
    伸縮縫
    伸縮縫是指為防止建筑物構件由于氣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結構產生裂縫或破壞而沿房屋長度方向的適當部位豎向設置的一條構造縫。伸縮縫是將基礎以上的建筑構件如墻體、樓板、屋頂(木屋頂除外)等分成兩個獨立部分,使建筑物沿長方可做水平伸縮??p寬一般20~40mm .
    抗震縫
    在地震區(qū)建筑房屋分成若干個形體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單元,使其避免受地震力時由于剛度不同而發(fā)生破壞??拐鹂p在設計建造時,可以結合沉降縫、伸縮縫一起考慮,但縫寬應按建筑高度和設計裂度計算而定。
    防潮層
    一般設在室外地坪標高之上,室內地坪標高之下,即室內地面混凝土墊層處的墻身上。設置防潮層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土壤中的地下水從基礎墻上升和勒腳部位的地面水影響墻身,它對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內干燥衛(wèi)生具有很大的作用。
    防水層
    為了防止雨水進人屋面,地下水進入墻體、地下室及地下構筑物,室內用水滲入樓面及墻面等而設的材料層。防水層按部位不同分為屋面防水層,樓面防水層及地下室防水層等,按使用材料不同分為油氈防水層、塑料防水層、橡膠防水層、豆石混凝土防水層、防水砂漿防水層、鋼板防水層、涂料防水層等。
    勒腳
    指室外地面(或散水)以上的一小段房屋外墻。由于這個部位的墻體經常遭受雨雪的浸濺和地下水沿基礎上升而使墻面潮濕,凍融破壞,因此要求使用耐水性較好的材料砌筑,或用水泥砂漿抹面來保護。
    散水
    指沿外墻四周與勒腳相接的地面部分。一般用磚或1昆凝土鋪設,以防上屋檐的滴水沖刷房屋四周的土壤,并使勒腳附近的地面積水迅速排走,減少墻身與基礎受水浸泡的可能。散水的寬度一般比屋檐寬度長出10~20cm,并應向外做成一定坡度。
    梁
    指處于一定空間以承受屋蓋、樓板、墻體等所具有荷載的構件。梁的斷面形式有矩形、T形、十字形、倒T形等,設計時應根據(jù)不同的要求選用。一般常用木質、鋼材、金屬合金或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做成,主要承受彎矩和剪力。在一般民用建筑中,梁的跨度常用5~8m,其間距不大于4m.
    過梁
    指設在建筑物的門、窗、門洞等洞口上的梁,用以支承上面的墻體或樓板及屋面板等傳來的荷重。在一般民用建筑中常見的過梁有磚砌平拱式過梁、弧拱式過梁、鋼筋磚過梁及預制鋼筋混凝土過梁等幾種。(l)平拱式過梁,是用整塊磚立砌或側砌成對稱于中心而傾向兩邊的拱,高度為1磚或1磚半,厚度等于墻厚。(2)弧拱過梁,構造與平拱式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外形為圓弧形。(3)鋼筋混凝土過梁,這種過梁能承受較大的荷載,用于寬度較大或有集中荷載的門窗沿口,適用于各種材料的墻體,較常用,可以現(xiàn)澆,也可以預制。(4)鋼筋混凝土預制過梁,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視墻厚而決定。
    圈梁
    圈梁又稱過梁,是指沿房屋外墻四周及橫墻設置的連續(xù)封閉的梁。一般有鋼筋混凝土圈梁、鋼筋磚圈梁等。對于2~3層的房屋,圈梁一般放在房屋的檐口部分;4~5的層房屋,可以在2~3層間增設一道;還有把圈梁放在基礎面上做法。具體設置均由設計規(guī)定。圈梁的具體作用是增強房屋的剛度和整體穩(wěn)定性,使墻受力均勻,減少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墻身開裂。
    柱
    指主要承受軸間壓力和彎矩的長條型構件。一般為豎直的,用以支承梁、屋架、樓板等。檐下最外一列稱為檐柱。檐柱以內的稱為金柱。山墻正中一直到屋脊的稱為山柱。在縱中線上,立在山墻內上面頂著屋脊的是中柱。立在梁上,上下不著地,作用與柱相同的稱為童柱,也稱瓜柱。柱通常用木材、磚石、鋼材、鋼筋混凝土等制成。
    防風柱
    防風柱是指支持房屋山墻以承受風荷載的柱子。因建筑房屋時所使用的材料不一,使防風柱的構造各異。用磚石結構的建筑物,如廠房、學校、倉庫等通常用磚砌壁柱作防風柱;對于有圍護磚墻的鋼筋混凝土結柄的建輒喻,如工業(yè)「蔭、展覽館、科研樓等,則用鋼筋混凝土柱作防風柱為常見。
    樓蓋
    樓蓋稱樓板層,是樓屋上下分隔板及頂層蓋板的總稱。樓蓋應有隔音、保溫、防水、耐酸、耐堿等性能,并要求堅固、耐久。一個樓蓋由結構層(又稱承重層)、面層和平頂(頂棚)組成。結構層主要承受作用于樓蓋上的荷載,并且是墻、柱水平的支撐,因此它是樓蓋的主要構件。面層是人和家具及設備等直接與樓蓋接觸的部分,要求面層堅固、耐磨、平整、光潔。平頂應平整、美觀。
    無梁樓蓋
    無梁樓蓋是指沒有橫直梁的樓板層。這種樓板不用梁,直接聯(lián)結柱和墻。當樓面活荷載較大(一般大于500kg/mz)、板跨度在6m以內時,無梁樓蓋較單向板肋樓蓋經濟。無梁樓蓋的頂棚平整,采光、通風及衛(wèi)生條件較好。它適用于多層廠房、倉庫、商場等房屋的樓蓋。
    樓極層
    樓板層通常是指樓地層的一種,是屬于樓房建筑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構件。樓板層按房間層高將整個建筑空間分為若干部分,樓板層承受著家具、設備和人體的重量,并把這些荷載傳給墻或柱,同時還對墻起著水平支撐的作用。樓板層應做到牢固、耐久、光潔,并且有防火、保溫、隔音等性能。
    層高
    層高是指房屋地板面或本層樓板面至上層樓板面之間的垂直高度。層高減去樓板厚度稱為凈高或凈空。按照《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城鎮(zhèn)住宅標準的規(guī)定》中的規(guī)定,住宅層高按2.8m計算,如采用2.8m以下(不含2.8m)層高時,其所節(jié)約的投資,可作為增加建筑面積之用,但每戶增加數(shù)最多不超過3㎡.
    陽臺
    房屋向外凸出敞開三面墻或不凸散開一面墻供住戶沐浴陽光、眺望室外等活動的場所稱之陽臺。凸出墻外的叫凸陽臺,又稱眺臺;不凸出墻外、只敞開一面的叫凹陽臺。陽臺寬120~140m,長240~330m.陽臺有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和預制鋼筋混凝土兩種。陽臺外邊要有欄桿或欄板以保證人們活動的安全。無論現(xiàn)澆或預制都必須與圈梁或壓梁鋼筋連接好,保證絕對平衡,不能傾覆。陽臺板面抹灰找出坡度,下雨時可使雨水流出,但抹灰厚度不能超過設計要求,一般為0.3cm厚。陽臺要計算面積。
    平臺
    樓房建筑體中沒有上蓋并高于層外地面之平面結構為平臺。平臺可供住戶納涼、休蔥、晾衣物等活動之用。平臺可以在樓層頂部,也可以在腰部或底部。平臺不計算建筑面積。
    樓梯
    樓梯是指房屋各層之間的豎向通道。即使在多層或高層房屋中使用電梯等升降設備,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樓梯-般由梯段、休息平臺以及欄桿和扶手等部分組成。為了滿足使用要求,樓梯應便于人上下通行、搬運家具和物品;在發(fā)生緊急事故(如火災)時,人能安全、迅速疏散;樓梯的結構應安全、可靠、方便,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樓梯的類型,按用途分主要有樓梯、輔助樓梯、安全樓梯及消防樓梯等。按使用材料分有鋼筋混凝土樓梯、鋼樓梯及木樓梯。按建筑布置分有單跑樓梯、雙跑樓梯、三跑樓梯、雙分雙合式樓梯。按結構特點分有板式樓梯和梁式樓梯等。樓梯的寬度,通常不小于110~120cm.
    走道
    走道也稱通道,指聯(lián)系房間、門廳和疏散人流的通道。從房間的聯(lián)系考慮,走道的寬度應滿足人的通行和搬運家具的需要。其參考寬度如下:住宅走道為l00~120cm;教學樓走道為180(一側有教室)~240cm(兩側有教室);醫(yī)院走道為240~300cm;劇場走道大于300cm .從防火和安全疏散角度考慮,走道不宜過長,從房間到樓梯間或外間的距離,學校、醫(yī)院一般為35m,其他民用建筑為40m,托兒所、幼兒園為25m.走道通常不計算使用面積,有頂蓋的外走道則應計算建筑面積。
    屋架
    屋架是指建筑物中支承屋面的承重結構。通常屋架擱置在房屋縱向外墻或柱墩上,使建筑有一較大的使用空間。屋架一般按照房屋的開間為相等間距排列,房屋開間的選擇與建筑平面以及立面設計都有關系,大量民用建筑通常采用3~4.5m;大跨度建筑可達6m或更多。屋架類型主要有:中桿式屋架、豪華式屋架、三支點屋架、四支點屋架、鋼筋混凝土屋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