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是以口腔、舌上滿布白屑,狀如鵝口為特征的一種口腔疾患。因其顏色白如雪片,故又名“雪口”。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多見于新生兒以及久病體弱的嬰幼兒。癥狀一般較輕,如果治療及時,預后良好;若邪盛正虛,白屑堆積,蔓延至鼻腔、咽喉、氣道、胃腸則可影響吮乳、呼吸、消化,甚至危及生命。
明代《外科正宗·鵝口瘡》說“鵝口瘡,皆心脾二經胎熱上攻,致滿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則咽間疊疊腫起,致難乳哺,多生啼叫……隨以冰硼散擦之,內服涼膈之藥?!币褜Ρ静〉陌l(fā)病原因、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有詳盡的論述。
西醫(yī)學亦稱本病為“鵝口瘡”,病原菌系白色念珠菌。多在生產時感染,或由于喂奶器具不潔、乳品污染,或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所致。
明代《外科正宗·鵝口瘡》說“鵝口瘡,皆心脾二經胎熱上攻,致滿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則咽間疊疊腫起,致難乳哺,多生啼叫……隨以冰硼散擦之,內服涼膈之藥?!币褜Ρ静〉陌l(fā)病原因、臨床特點和治療方法有詳盡的論述。
西醫(yī)學亦稱本病為“鵝口瘡”,病原菌系白色念珠菌。多在生產時感染,或由于喂奶器具不潔、乳品污染,或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導致菌群失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