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時評:預算公開,從打破觀望和應付開始

字號:

財政預算公開,包括“三公”消費儼然已是共識,當務之急是在中央統(tǒng)一要求下,解決觀望和應付的態(tài)度問題。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推進財政預算公開工作。會議強調,應當清醒地看到,財政預算公開工作進展不平衡,公開還不夠細化,與人民群眾的期望仍存在一定差距。必須進一步推進財政預算公開,建立健全公開機制,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不斷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水平。(5月5日《新華每日電訊》)
    一直以來,關于財政預算公開,特別是“三公消費”公開的民意呼聲很高,中央高層也有共識。此次常務會議,無疑是財政預算公開加速的一個契機。自上而下的行政要求,有助于此項工作實現(xiàn)局面的根本改變。財務公開的意義自不用說,既為公共財政,就應當公開透明,雖然這只是一種常識性的回歸,相比于不公開則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會議不但規(guī)定了公開什么、怎么公開、公開到什么程度等技術性問題,還規(guī)定了公開的主體,那就是中央部門先行,地方政府跟進的“全面化”。
    俗話說,做不做是態(tài)度問題,做得好不好是能力問題。摸著石頭過河也好,一步到位也罷,首先你得有所行動。只有先解決了“要公開”的問題,才能談“如何公開”和“公開什么”的問題,然后才有“公開得怎么樣”的結果。并據(jù)此作為有效的評價和科學的分析,從而查找不足,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事實證明,態(tài)度問題恰是當前財政預算公開的難題。從目前看,中央機關除科技部已公開了“三公消費”外,其他部委都沒有公開;而各地各部門財政預算已經公開的,也多有應付之意,失之簡單粗糙。與此同時,被網友稱為“政府全*第一例”的四川巴中市巴州區(qū)白廟鄉(xiāng)政府,2010年公示了公務開支明細表,詳細地記錄了每分錢公務花費,而且就連“花1.5元購買信紙”,招待上級官員煙酒都悉數(shù)公布。
    在下有“白廟鄉(xiāng)經驗”,上有“科技部樣本”的情況下,財政預算公開、“三公消費”公開其實不應成為難題。所以,當務之急是在中央統(tǒng)一要求下,解決觀望和應付的態(tài)度問題,接下來,才有高質量的“公開”。而如何解決觀望和應付,有關專家說得好,“要有制度上的保障,要上升到法律層面,建議在修訂預算法時增加相應條款,不公開‘三公’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