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和清華這兩大分別聯合六大高校,組建自主招生聯考同盟。由于兩大聯盟分別由北大和清華領銜,因而被網友戲稱為“北約”PK“華約”。
如何看待“北約”、“華約”,不能簡單地看自主招生現象,關鍵還得回歸到制度層面。大學自主招生的本質乃在于大學教師擁有選擇合適的學生學習合適的專業(yè)的權利。但不管是過去的各校自招,還是現在的招考聯盟,都與在第一線培養(yǎng)人的大學教師沒有任何關系。同時從法理上來看,高校自主招生聯盟并沒有法律依據,也顯示出了作為平等的大學法人之間的權利并不平等。
大學招生權從教育法律上來講本就屬于各個大學。大學和政府部門本就是平等的法人關系,而絕不是現在的這種上下級關系,所謂部屬省屬之大學并不是合適的稱呼。不言而喻,大學擁有招生權,并非是大學校長擁有招生權,實質上應該且必須是大學教師擁有選人權。現在的招生實際上是招辦在負責,和大學教師沒有關系。這是不合規(guī)律的。所有優(yōu)秀的運動員都是由教練員選出來的,因為只有教練員才了解運動員合適不合適。因此,只有教師才能看準學生合適不合適,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以統一考試的分數高低論“水平”。
教師擁有選人權的真正的自主招生當然也會有問題,但兩害相權取其輕。現在有些人擔心真正的自主招生教師們會有腐敗。我認為大學教師選人,可能或肯定有腐敗,但腐敗的比例和規(guī)模一定小于處長科長選人。當然真正的自主招生需要制度配套,要陽光,比如面試過程要公開,要錄像。現在的情況是首先對大學教師進行有罪推定,所以要集權,但誰又能證明教育部門不會腐???實質上風險越分散越好,越集中越危險。只要分散了,陽光了,就沒有問題了。關鍵是是否相信人民(教師)的問題。
目前的高校自主招生聯盟并沒有法律依據。北大、清華這些學校至今都沒有大學章程,因此說這些高校出臺的一切政策在法律上都很難找到依據。按照民法通則,任何一個法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章程。大學章程,就是大學憲法,一個沒有章程的大學所做的一切都不得不讓人懷疑。此外,現在的招生聯盟不僅有違大學是個獨立法人的基本原則,而且這種聯合實質上是造成了一個個特權的高貴大學群,對其他大學是一種歧視。
世界上公認教育成功的國家都沒有中國目前的政府控制的統一考試定終身的做法。真正的招生,應該是尊重教師與學生的主權。學生可以在多所大學的錄取通知中選擇,大學教師可以對申請者材料進行篩選,然后進行面試等綜合考察。這個過程雖然有些繁雜,但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選合適的人學合適的專業(yè),這一成本又算得了什么呢?目前的招生也許不繁雜,甚至簡單到機械化的程度,但如果不能造就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這樣的招生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據了解,與我國招生體制類似的韓國現在正在改革,明年開始,逐步走向用多元標準衡量人。一是繼續(xù)保留全國的統一考試,但是其重要性在下降,只是作為一個初級條件;二是增加各個大學(專業(yè))的考試;三是增加大學教師的面試權。后兩個方面在錄取中更重要。這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這樣的招生最核心的既不是中學校長,也不是大學校長,而是大學教師。
歸根到底,必須認識到大學是一個獨立法人,大學必須民主辦學,必須是教師治校治學,而不是行政或校長治校治學,大學校長只是服務者、高級經理人。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如何看待“北約”、“華約”,不能簡單地看自主招生現象,關鍵還得回歸到制度層面。大學自主招生的本質乃在于大學教師擁有選擇合適的學生學習合適的專業(yè)的權利。但不管是過去的各校自招,還是現在的招考聯盟,都與在第一線培養(yǎng)人的大學教師沒有任何關系。同時從法理上來看,高校自主招生聯盟并沒有法律依據,也顯示出了作為平等的大學法人之間的權利并不平等。
大學招生權從教育法律上來講本就屬于各個大學。大學和政府部門本就是平等的法人關系,而絕不是現在的這種上下級關系,所謂部屬省屬之大學并不是合適的稱呼。不言而喻,大學擁有招生權,并非是大學校長擁有招生權,實質上應該且必須是大學教師擁有選人權。現在的招生實際上是招辦在負責,和大學教師沒有關系。這是不合規(guī)律的。所有優(yōu)秀的運動員都是由教練員選出來的,因為只有教練員才了解運動員合適不合適。因此,只有教師才能看準學生合適不合適,而不是簡單粗暴的以統一考試的分數高低論“水平”。
教師擁有選人權的真正的自主招生當然也會有問題,但兩害相權取其輕。現在有些人擔心真正的自主招生教師們會有腐敗。我認為大學教師選人,可能或肯定有腐敗,但腐敗的比例和規(guī)模一定小于處長科長選人。當然真正的自主招生需要制度配套,要陽光,比如面試過程要公開,要錄像。現在的情況是首先對大學教師進行有罪推定,所以要集權,但誰又能證明教育部門不會腐???實質上風險越分散越好,越集中越危險。只要分散了,陽光了,就沒有問題了。關鍵是是否相信人民(教師)的問題。
目前的高校自主招生聯盟并沒有法律依據。北大、清華這些學校至今都沒有大學章程,因此說這些高校出臺的一切政策在法律上都很難找到依據。按照民法通則,任何一個法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章程。大學章程,就是大學憲法,一個沒有章程的大學所做的一切都不得不讓人懷疑。此外,現在的招生聯盟不僅有違大學是個獨立法人的基本原則,而且這種聯合實質上是造成了一個個特權的高貴大學群,對其他大學是一種歧視。
世界上公認教育成功的國家都沒有中國目前的政府控制的統一考試定終身的做法。真正的招生,應該是尊重教師與學生的主權。學生可以在多所大學的錄取通知中選擇,大學教師可以對申請者材料進行篩選,然后進行面試等綜合考察。這個過程雖然有些繁雜,但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力、選合適的人學合適的專業(yè),這一成本又算得了什么呢?目前的招生也許不繁雜,甚至簡單到機械化的程度,但如果不能造就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這樣的招生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據了解,與我國招生體制類似的韓國現在正在改革,明年開始,逐步走向用多元標準衡量人。一是繼續(xù)保留全國的統一考試,但是其重要性在下降,只是作為一個初級條件;二是增加各個大學(專業(yè))的考試;三是增加大學教師的面試權。后兩個方面在錄取中更重要。這才是真正的自主招生。這樣的招生最核心的既不是中學校長,也不是大學校長,而是大學教師。
歸根到底,必須認識到大學是一個獨立法人,大學必須民主辦學,必須是教師治校治學,而不是行政或校長治校治學,大學校長只是服務者、高級經理人。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