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鼻咽癌腫局部。
①15%~20%醋制硇砂溶液。
藥物:15g或20g醋制硇砂粉。
用法:加蒸餾水至100ml,拌勻溶解后粗濾,滴鼻每日3~4次,連續(xù)滴用2~3月。
②山豆根液。
藥物:山豆根15g.
用法:濃煎去渣,加香蕉精、糖精少許,噴入喉中,每日3次。③鼻咽癌外用方。
藥物:蔥白、皂角、麝香、鮮鵝不食草。
用法:諸藥搗爛絞汁,以棉花蘸汁塞耳,如耳鼻出血,可將藥汁滴入。
④鼻咽癌吹藥。
藥物:甘逐末、甜瓜蒂各3g,硼砂1.5g,飛辰砂1.5g.
用法:上藥研為末,吹入鼻內,切勿入口。
⑤山苦瓜滴鼻液。
藥物:山苦瓜、乙醇。
用法:山苦瓜切碎,浸泡于乙醇中,添加蒸餾水25ml,3天后再補充蒸餾水50ml,搗勻后用紗布濾除藥渣,加入甘油,滴鼻每日3~6次。
⑥吹鼻散。
藥物:陳葫蘆、麝香、冰片。
用法:陳葫蘆燒炭存性研末,加適量麝香、冰片混勻,適量吹入鼻內,每日數次。
⑦吹咆散。
藥物:桂圓核、麝香、冰片。
用法:桂圓核燒炭存性研末,加適量麝香、冰片混合,適量吹喉內,每日數次。
⑧三生滴鼻液。
藥物:生半夏、生南星、紫珠草適量。
用法:將上藥制成滴鼻液,滴鼻每日數次。
2)頸部淋巴轉移灶。
①神功膏。
藥物:川烏、黃柏。
用法:上藥研粉,調凡士林制成膏劑,外敷局部,每日換藥。
②飛龍阿魏化堅膏(《外科正宗》)。藥物:蟾酥丸藥末一料(蟾酥6g,輕粉1.5g,枯礬、寒水石、銅綠、乳香、沒藥、膽礬、麝香各30g,雄黃60g,蝸牛21個,朱砂9g),乾坤一氣膏720g(當歸、白附子、赤芍、白芍、白芷、生地、熟地、莪術、五靈脂、續(xù)斷、肉桂、玄參各30g,乳香、沒藥各36g,麝香9g,真阿魏60g,力口香油等熬),制蜈蚣5條。
用法:蜈蚣炙黃,去頭足研末,與蟾酥丸藥末調和,入乾坤一氣胄,微火化開攪和,紅緞攤貼半月一換。
3)放療后皮膚反應。
①藥物;冰片1份,蚌殼粉2份。
用法:用麻油調和,外敷患處,治放射性皮炎。
②二子長卿洗劑。
藥物:蒼耳子30g,地膚子30g,荊芥24g,防風15g,徐長卿30g,蟬衣30g,苦參30g,金銀花30g,薄荷15g.
用法:煎湯涼后外洗患處。
③冰凍霜。
藥物:石灰水適量,生油適量。
用法:兩者混合,制成混懸液,濕敷于放療后皮膚潰瘍處。
4)放射性牙?。寒敋w杜仲散。
藥物:當歸10份,杜仲、大黃、石膏各1份。
用法:上藥混合,研磨成粉末狀散劑,過100目篩,晨起和晚睡前,用手指或棉簽蘸藥粉涂擦輕摩患處牙齦3~5分鐘。如牙周袋較深者,應將藥物摩入牙周袋內。15日為一療程,可重復治療。
5)放射性口腔炎。
①薄草含漱液。
藥物:薄荷6g,甘草3g.
用法:上藥煎湯,含漱每日4~6次,或代茶飲用。
②冰黛散。
藥物:青黛、冰片。
用法:青黛研粉,調冰片,適量涂局部,每日數次。
③復方五倍散。
藥物:枯礬3g,五倍子3g,煅珍珠1g,煅石膏3g,煅牡蠣3g,馬勃Zg,象皮2g,白芨3g,冰片2g.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吹噴于局部患處。
①15%~20%醋制硇砂溶液。
藥物:15g或20g醋制硇砂粉。
用法:加蒸餾水至100ml,拌勻溶解后粗濾,滴鼻每日3~4次,連續(xù)滴用2~3月。
②山豆根液。
藥物:山豆根15g.
用法:濃煎去渣,加香蕉精、糖精少許,噴入喉中,每日3次。③鼻咽癌外用方。
藥物:蔥白、皂角、麝香、鮮鵝不食草。
用法:諸藥搗爛絞汁,以棉花蘸汁塞耳,如耳鼻出血,可將藥汁滴入。
④鼻咽癌吹藥。
藥物:甘逐末、甜瓜蒂各3g,硼砂1.5g,飛辰砂1.5g.
用法:上藥研為末,吹入鼻內,切勿入口。
⑤山苦瓜滴鼻液。
藥物:山苦瓜、乙醇。
用法:山苦瓜切碎,浸泡于乙醇中,添加蒸餾水25ml,3天后再補充蒸餾水50ml,搗勻后用紗布濾除藥渣,加入甘油,滴鼻每日3~6次。
⑥吹鼻散。
藥物:陳葫蘆、麝香、冰片。
用法:陳葫蘆燒炭存性研末,加適量麝香、冰片混勻,適量吹入鼻內,每日數次。
⑦吹咆散。
藥物:桂圓核、麝香、冰片。
用法:桂圓核燒炭存性研末,加適量麝香、冰片混合,適量吹喉內,每日數次。
⑧三生滴鼻液。
藥物:生半夏、生南星、紫珠草適量。
用法:將上藥制成滴鼻液,滴鼻每日數次。
2)頸部淋巴轉移灶。
①神功膏。
藥物:川烏、黃柏。
用法:上藥研粉,調凡士林制成膏劑,外敷局部,每日換藥。
②飛龍阿魏化堅膏(《外科正宗》)。藥物:蟾酥丸藥末一料(蟾酥6g,輕粉1.5g,枯礬、寒水石、銅綠、乳香、沒藥、膽礬、麝香各30g,雄黃60g,蝸牛21個,朱砂9g),乾坤一氣膏720g(當歸、白附子、赤芍、白芍、白芷、生地、熟地、莪術、五靈脂、續(xù)斷、肉桂、玄參各30g,乳香、沒藥各36g,麝香9g,真阿魏60g,力口香油等熬),制蜈蚣5條。
用法:蜈蚣炙黃,去頭足研末,與蟾酥丸藥末調和,入乾坤一氣胄,微火化開攪和,紅緞攤貼半月一換。
3)放療后皮膚反應。
①藥物;冰片1份,蚌殼粉2份。
用法:用麻油調和,外敷患處,治放射性皮炎。
②二子長卿洗劑。
藥物:蒼耳子30g,地膚子30g,荊芥24g,防風15g,徐長卿30g,蟬衣30g,苦參30g,金銀花30g,薄荷15g.
用法:煎湯涼后外洗患處。
③冰凍霜。
藥物:石灰水適量,生油適量。
用法:兩者混合,制成混懸液,濕敷于放療后皮膚潰瘍處。
4)放射性牙?。寒敋w杜仲散。
藥物:當歸10份,杜仲、大黃、石膏各1份。
用法:上藥混合,研磨成粉末狀散劑,過100目篩,晨起和晚睡前,用手指或棉簽蘸藥粉涂擦輕摩患處牙齦3~5分鐘。如牙周袋較深者,應將藥物摩入牙周袋內。15日為一療程,可重復治療。
5)放射性口腔炎。
①薄草含漱液。
藥物:薄荷6g,甘草3g.
用法:上藥煎湯,含漱每日4~6次,或代茶飲用。
②冰黛散。
藥物:青黛、冰片。
用法:青黛研粉,調冰片,適量涂局部,每日數次。
③復方五倍散。
藥物:枯礬3g,五倍子3g,煅珍珠1g,煅石膏3g,煅牡蠣3g,馬勃Zg,象皮2g,白芨3g,冰片2g.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吹噴于局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