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口腔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口腔內科):齲齒治療之窩洞制備原則

字號:

2.窩洞制備
    (1)窩洞制備的基本原則
    1)去凈齲壞組織:齲壞組織即腐質和感染的軟化牙本質。其中禽有很多細菌及其代謝產物。為了消除感染,終止齲病過程,使修復體緊貼洞壁,仂‘止發(fā)生繼發(fā)齲,:原則上必須去凈腐質。備洞時,只需去除感染牙本質,而不必將僅有脫礦而無細菌的脫礦層去除。脫礦層僅開始脫礦,雖有著色,但臨床上其硬度與正常牙本質差異不大。
    2)保護牙髓組織:鉆磨牙時饜鋒利器械間斷操作,并用水冷卻。不向髓腔方向加壓。對牙體組織結構髓腔解剖形態(tài)及增齡變化必須有清楚的了解,以防止意外穿髓:
    3)外形設計:外形是洞緣線在牙體表面的形狀。外形的設計,G.V. Black.撼出以下原則:①外形韻范圍根據齲壞的范圍而定;②外形應作預防性擴展,但應盡量保留健康的牙體組織;③外形應保留緊鄰病變區(qū)不易患齲的健康牙體,切削時,1應盡量避讓牙尖盎牙嵴部位,;④外形線的總體觀,應為圓鈍曲線}圓鈍的轉角具有減少應力集中的效果、形線應有一定長度和寬度.,以便于材料韻螭魔。
    4)抗力形設計:抗辦形是使充填體和余留牙體組織能夠承受咬合力而不會破裂的特定形狀。因此,抗力形的設計,應使應力得以均勻地分布于充填體和牙齒,盡量減少應力的集中。
    ①窩洞的深度。窩洞必須達到一定深度,,殼填體才能獲褥一定的厚度,從而具有強度。洞底必須建立在牙本質上,才能保證一定的深度,同時牙本質具有的彈性可更好地傳遞應力。洞底不應建立在釉質止’,因深度不夠’,當受力屠可能脆裂。
    后牙洞深以到達釉牙本質界下Q澀~∞5兩m為宜。前牙受力小,牙體薄,可到達釉牙本質界的牙本質面齲埔超過塑述深度,制洞后用墊底材料恢復時,至少應留出上述深度的洞形,以容納足夠的充填材料。
    ②盒狀洞形:外形相異的盒狀洞形,其共同特征是:洞底平,側壁平直與洞底相垂直,各側壁之間相互平行。
    盒狀洞形使咬合力均勻分布,避免產生應力集中,并且受力對充填體不移動。其次,盒狀洞形的充填體厚度基本一致,不會出現圓弧洞形逐漸減薄的邊緣。薄緣常因強度不足,受力后易折斷。厚度均勻.致的充填體,可以更好地顯現材料抗壓性能。
    ③階梯的形成:雙面洞的洞底應形成階梯以均勻分擔咬合力q使猞力由猜面髓壁和鄰面齦壁分擔二。階梯的組成是齦壁:軸壁’。髓壁及近遠中側壁。其中齦壁與髓壁平行,軸壁與近、遠中側壁平行,各壁交接呈直角點線角圓鈍,特別是洞底軸壁與髓壁相交的軸髓線角應圓鈍,不應鋒銳。鄰面的齦壁應與牙長軸垂直,并要有一定的深度,不得小于lmm。這樣鄰面齦壁才能承擔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