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筑師考試輔導精選之建筑防潮設計(3)

字號:

二、圍護結構內部冷凝的檢驗
    單層圍護結構和外側透氣性較好的圍護結構,不需進行內部冷凝受潮驗算,對于外側有卷材或其他密閉防水層的平屋頂結構,以及保溫層外側有密實保護層的多層墻體結構,當內側結構層為加氣混凝土和黏土磚等多孔材料時,應進行內部冷凝受潮驗算。
    (一)圍護結構內部冷凝受潮判斷
    一般采暖建筑,雖然允許結構內部產生一定量的冷凝水,但是為了保證結構的耐久性和保溫性,材料的濕度不得超過一定的限度。允許增量系指經過一個采暖期,保溫材料重量濕度增量在允許范圍之內,以便采暖期過后,保溫材料中的冷凝水逐漸向外側和內側散發(fā),而不致在內部逐年積聚,導致濕度過高。
    判別圍護結構內部是否會出現(xiàn)冷凝現(xiàn)象,可以按下述步驟進行:
    (1)根據(jù)室內外空氣的溫濕度t和確定室內外水蒸氣分壓力Pi和Pe計算圍護結構各層的水蒸氣分壓力Pm,并作出“戶”的分布線。對于采暖房屋,取當?shù)夭膳诘氖彝饪諝獾钠骄鶞囟群推骄鄬穸茸鳛槭彝庥嬎銋?shù)。
    (2)根據(jù)室內外空氣溫度ti和te,確定各層的溫度,并從相應手冊中查出對應的飽和水蒸氣分壓力“Ps”,并作出Ps的分布線。
    (3)根據(jù)“P”和“Ps”分布線,比較“P”和“Ps”大小來判斷圍護結構內部是否會出現(xiàn)冷凝現(xiàn)象?!癙s”線與“P”線不相交且處處大于“P”,說明內部不會產生冷凝:“Ps”線與“P”線相交,在“Ps”小于“P”部位有冷凝產生。
    (二)冷凝界面的確定
    在蒸汽滲透途徑中,若材料的蒸汽滲透系數(shù)出現(xiàn)由大變小的界面,水蒸氣至此遇到較大的阻力,最易發(fā)生冷凝現(xiàn)象。習慣上把這個最易出現(xiàn)冷凝,且凝結最嚴重的界面,稱做圍護結構內部的“冷凝界面”。冷凝界面一般出現(xiàn)在沿蒸汽滲透方向絕熱材料和其后密實材料的交界面處。
    (三)圍護結構熱濕耦合的基本概念
    在含濕材料中,溫度差不僅驅使熱量從高溫向低溫傳遞,而且也驅使水蒸氣質量從一處向另一處轉移;同樣,水蒸氣分壓力差不僅驅使水蒸氣從高濃度向低濃度傳遞,同時也使熱量從一處轉移到另一處。在建筑熱工學把這種熱濕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現(xiàn)象稱為熱濕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