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表明較輕度心理壓力也會導致身體長期失能

字號:

如今人們的工作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少淡薄,現(xiàn)代社會對人忍受壓力的要求是否已超出了人體極限?即使是相對較輕度的心理壓力也會導致人身體長期失能。這一結論表明,對于如何疏解工作生活中面臨的壓力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該結論是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和瑞典卡羅琳學院研究人員進行了大規(guī)模定群研究后得出的。他們從2002年開始對瑞典斯德哥爾摩地區(qū)超過1.7萬名處于工作年齡段的被測試者的健康狀況進行了長達5年的跟蹤。在研究伊始,研究人員分析了所有參加者所面臨的壓力水平情況,同時對他們的身體健康情況等進行了檢查。在研究期間,有649人因身體問題開始獲得政府的長期傷殘補助。這些補助的頒發(fā),有四分之一是因某種身體性疾病,諸如高血壓、心絞痛或中風,而有幾乎三分之二則是因壓力導致的心理性疾病。長期跟蹤結果表明,研究對象在研究開始階段面臨的壓力越大,其身體狀況出問題而獲得傷殘補助的可能性也越大;而考慮到如社會地位、健康問題、生活方式等等影響因素,那些所承受的壓力相對較輕的人,其最終因身體出問題而獲得傷殘補助的可能性也提高了70%.
    研究人員指出,抑郁癥和焦慮癥等精神疾病會導致人身體長期失能,但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所表現(xiàn)出的與壓力相關的癥狀還沒有嚴重到足以被確診患上此種疾病的地步,因而相對溫和的壓力對于人體健康的影響被低估了。實際上,在壓力面前,人的精神狀態(tài)是“正?!边€是“有病”,其界限十分模糊,也僅是一紙之隔。過去認為輕度壓力對人是無關緊要的,但新研究結果則表明,即使是輕度壓力,也可能導致人身體長期失能,對此需要予以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