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舌苔-舌質(zhì)
1.厚?。河^察舌苔的厚薄,能幫助了解病邪的輕重及病情的進(jìn)退。一般來說,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較輕者,舌苔多??;而病邪傳里,病情較重,或 內(nèi)有食飲痰濕積滯者,則舌苔多厚。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輕轉(zhuǎn)重,為病進(jìn);而由厚變薄,則表示邪氣得以內(nèi)消外達(dá),病情由重變輕,多屬病 退。
2.潤燥:正常舌苔是潤澤的,為津液上承之征。察舌苔的潤燥,主要是了解津液變化的情況。苔面干燥,望之枯涸,捫之無津,稱為燥苔,更甚者有粗糙刺手感覺的又稱糙苔,是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見于熱盛津傷或陰液虧耗的病證。
3.膩腐:膩苔多見于濕濁、痰飲、食積等陽氣被陰邪所抑的病變,如痰飲、濕溫等病證。腐苔苔質(zhì)顆粒較大,松軟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積舌面,刮之易脫,多由陽熱有余,蒸騰胃中腐濁邪氣上升而成,常見于食積、痰濁等病。
4.剝落:若舌苔驟然退去,不再復(fù)生,以致舌面光潔如鏡,即為光剝舌,又叫"鏡面舌",是胃陰枯竭、胃氣大傷的表現(xiàn)。若舌苔剝落不全,剝脫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也屬胃的氣陰兩傷之候。
5.有根與無根:察舌苔之有根、無根對辨邪正虛實(shí),胃氣的有無有重要意義。有根的多為實(shí)證、熱證,表示有胃氣;無根的則多見于虛證、寒證,表示胃氣衰。
望舌苔-舌質(zhì)
1.厚?。河^察舌苔的厚薄,能幫助了解病邪的輕重及病情的進(jìn)退。一般來說,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較輕者,舌苔多??;而病邪傳里,病情較重,或 內(nèi)有食飲痰濕積滯者,則舌苔多厚。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輕轉(zhuǎn)重,為病進(jìn);而由厚變薄,則表示邪氣得以內(nèi)消外達(dá),病情由重變輕,多屬病 退。
2.潤燥:正常舌苔是潤澤的,為津液上承之征。察舌苔的潤燥,主要是了解津液變化的情況。苔面干燥,望之枯涸,捫之無津,稱為燥苔,更甚者有粗糙刺手感覺的又稱糙苔,是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見于熱盛津傷或陰液虧耗的病證。
3.膩腐:膩苔多見于濕濁、痰飲、食積等陽氣被陰邪所抑的病變,如痰飲、濕溫等病證。腐苔苔質(zhì)顆粒較大,松軟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積舌面,刮之易脫,多由陽熱有余,蒸騰胃中腐濁邪氣上升而成,常見于食積、痰濁等病。
4.剝落:若舌苔驟然退去,不再復(fù)生,以致舌面光潔如鏡,即為光剝舌,又叫"鏡面舌",是胃陰枯竭、胃氣大傷的表現(xiàn)。若舌苔剝落不全,剝脫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也屬胃的氣陰兩傷之候。
5.有根與無根:察舌苔之有根、無根對辨邪正虛實(shí),胃氣的有無有重要意義。有根的多為實(shí)證、熱證,表示有胃氣;無根的則多見于虛證、寒證,表示胃氣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