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10年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財經法規(guī)輔導講義(6)

字號:

第六節(jié) 法律責任
    一、法律責任的概念
    法律責任,是指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后果,也就是對違法者的制裁。
    《會計法》主要規(guī)定了兩種法律責任形式:一是行政責任;二是刑事責任。法律責任的種類包括:責令限期改正;罰款;行政處分;吊銷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追究刑事責任。
    【例題·單選題】下列不屬于法律責任種類的是()。
    A.民政責任 B.民事責任 C.行政責任 D.刑事責任
    [答案]A
    (一)行政責任(違法行為)
    行政責任,是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在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因違反了行政法律規(guī)范,不履行行政上的義務而產生的責任。
    《會計法》規(guī)定的行政責任主要有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方式。
    1.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是指特定的行政主體基于一般行政管理職權,對其認為違反行政法上的強制性義務,違反行政管理程序的行政管理相對人所實施的一種行政制裁措施。
    《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的種類和實施作出了規(guī)定:
    (1)行政處罰主要分為六種: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及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yè)、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及吊銷執(zhí)照、行政拘留。此外,還有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2)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fā)生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
    (3)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4)當事人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的危害后果,或者是在他人脅迫下有違法行為,或者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可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5)行政機關在作出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依據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有關權利;當事人有權陳述和申辯;
    (6)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后,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例題·單選題】下列違法行為,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是()。
    A.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B.當事人主動消除或者減輕后果的
    C.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D.當事人是受到他人脅迫而有違法行為
    [答案]C
    2.行政處分
    行政處分,是國家工作人員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所應承擔的一種行政法律責任,是行政機關對國家工作人員故意或者過失侵犯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所實施的法律制裁。行政處分的形式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
    【例題·判斷題】行政處分是國家工作人員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所應承擔的一種行政法律責任,是行政機關對國家工作人員故意或者過失侵犯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所實施的法律制裁。()
    [答案]對
    (二)刑事責任(犯罪行為)
    1.刑事責任,是指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即對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規(guī)定追究的法律責任。
    2.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
    (1)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追究刑事責任的是犯罪行為;追究行政責任的是一般違法行為。
    (2)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只能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的規(guī)定決定;追究行政責任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決定。
    (3)承擔法律責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責任是最嚴厲的制裁,可以判處死刑,比追究行政責任嚴厲得多。刑事責任是觸犯《刑法》的犯罪人所應承受的由國家審判機關給予的制裁后果。
    【例題·多選題】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
    A.追究的違法行為不同
    B.追究責任的機關不同
    C.承擔法律責任的后果不同
    D.責任人不同
    [答案]ABC
    3.刑事責任包括兩類,一是犯罪;二是刑罰。
    (1)關于犯罪
    我國《刑法》規(guī)定,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家財產或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害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犯罪具有三個基本特征:(1)嚴重的社會危害性;(2)刑事違法性;(3)應受刑罰處罰性。
    (2)關于刑罰
    刑罰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在《刑法》中確定的,由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適用并由專門機構執(zhí)行的最為嚴厲的國家強制措施。按照《刑法》規(guī)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1)主刑(可以理解為限制人身自由的)。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方法,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對犯罪分子只能判處一種主刑。主刑分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是既可以獨立適用又可以附加適用的刑罰方法。即對同一犯罪行為既可以在主刑之后判處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獨立判處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分為: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對犯罪的外國人,也可以獨立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
    【例題·多選題】我國《刑法》規(guī)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其中,()。
    A.主刑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
    B.主刑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附加適用
    C.附加刑只能附加適用,不能獨立適用
    D.附加刑可以附加適用,也可以獨立適用
    [答案]AD
    【例題·單選題】根據《刑法》的規(guī)定,下列各項中,屬于主刑的是()。
    A.罰金
    B.沒收財產
    C.剝奪政治權利
    D.有期徒刑
    [答案]D
    【例題·單選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guī)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各項中,屬于附加刑的是()。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剝奪政治權利
    [答案]D
    【例題l一41】《會計法》規(guī)定的法律責任形式有()。
    A.賠償責任 B.連帶責任 C.行政責任 D.刑事責任
    [答案]CD
    [解析]因為《會計法》主要規(guī)定了兩種法律責任形式:一是行政責任;二是刑事責任。
    二、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違反會計制度規(guī)定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
    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并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例題·多選題】根據《會計法》規(guī)定,如果有其中所列舉的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私設會計賬簿、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等違法行為之一的,()。
    A.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
    B.可以對單位并處3 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C.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2 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D.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答案]ABC
    【例題·單選題】不按國家規(guī)定的要求另設會計賬簿進行核算的行為,對()可以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A.單位
    B.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C.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D.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答案]A
    1.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
    2.私設會計賬簿的行為。即常說的“賬外賬”、“小金庫”。
    3.未按照規(guī)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guī)定的行為。根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辦理經濟業(yè)務事項,必須取得或者填制原始憑證,并及時送交會計機構,以保證會計核算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同時為了保證原始憑證記錄的真實性,對原始憑證不能涂改、挖補,如果發(fā)現原始憑證有錯誤,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的印章。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對于未按照規(guī)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guī)定的,應當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的法律責任。
    4.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guī)定的行為。根據《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會計人員應當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登記會計賬簿時,應當將會計憑證日期、編號、業(yè)務內容摘要、金額等事項逐項記入賬內。登記完畢后,記賬人員要在記賬憑證上簽名或蓋章。各種賬簿要按頁次順序連續(xù)登記,不得跳行、隔頁。如果會計賬簿記錄發(fā)生錯誤,不得采取涂改、挖補等手段更正,而應當按照規(guī)定采取劃線更正等方法進行更正。因此任何單位不得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登記會計賬簿應當符合《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
    5.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行為。
    6.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行為。
    7.未按照規(guī)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行為。
    8.未按照規(guī)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行為。
    9.未按照規(guī)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jiān)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jiān)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行為。
    10.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會計法》規(guī)定的行為。
    【例題·多選題】根據《會計法》的規(guī)定,下列行為中,屬于違法會計行為的有()。
    A.未按照規(guī)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行為
    B.未按照規(guī)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jiān)督制度的行為
    C.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行為
    D.任用不具有會計從業(yè)資格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行為
    [答案]ABCD
    (二)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guī)定行為(上述各種)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1.責令限期改正。
    2.罰款。
    3.給予行政處分。
    4.吊銷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
    5.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并沒有對上述所列行為單獨明確規(guī)定為犯罪,但是,行為人為偷逃稅款、騙取出口退稅、貪污、挪用公款等目的,從事了上述行為,造成了嚴重后果,按照《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刑法》的規(guī)定分別定罪、量刑。
    【例題·單選題】會計人員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情節(jié)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其()。
    A.工作證 B學歷證書 C學位證書 D.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
    [答案]D
    【例題l一42】違反《會計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
    A.責令限期改正
    B.吊銷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
    C.罰款、行政處分
    D.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答案]ABCD
    [解析]因為根據《會計法》規(guī)定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guī)定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責令限期改正、罰款、給予行政處分、吊銷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和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故四個答案都符合題目要求。
    【例題1—43】根據《會計法》的規(guī)定,對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責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元的罰款。
    A.1 000--10 000
    B.2 000--20 000
    C.3 000—30 000
    D.5 000--50 000
    [答案]B
    [解析]因為根據《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對于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行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并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兩千元以上兩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故答案B正確。
    三、授意、指使、強令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法律責任
    《會計法》規(guī)定: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可以處5 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屬于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所謂授意,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
    所謂指使是指通過明示方式,指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
    所謂強令,是指明知其命令是違反法律的,而強迫他人執(zhí)行其命令的行為。
    四、打擊報復依法履行會計職責的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
    《會計法》規(guī)定,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guī)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規(guī)定,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的領導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guī)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情節(jié)惡劣的,構成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罪。對犯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例題·多選題】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
    A.名譽 B.原有職務 C.職稱 D.級別
    [答案]ABD
    五、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
    (一)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jiān)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
    2.泄露國家秘密罪。
    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二)有關國家機關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三)《會計法》規(guī)定:“違反本法規(guī)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guī)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進行處罰。
    【例題1—44】根據《刑法》規(guī)定,對犯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罪的處()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A.3
    B.5
    C.7
    D.2
    [答案]A
    [解析]因為根據《刑法》規(guī)定,對犯打擊報復會計人員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例題1-45】所謂授意,是指通過明示方式,指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
    [答案]錯誤
    [解析]因為所謂授意,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辦事。
    第七節(jié) 案例分析(自己看,主要是鞏固前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