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理論指導:心臟的神經調節(jié)及其作用

字號:

心臟的神經調節(jié)概念
    心臟的神經調節(jié):傳出神經為心交感神經和心迷走神經。
    心臟受心交感神經和心迷走神經的雙重支配。心交感神經通過去甲腎上腺素對心臟起興奮作用。心迷走神經通過Ach對心臟起抑制作用。大多數血管只受交感縮血管神經的單一支配,交感縮血管神經通過去甲腎上腺素導致血管平滑肌收縮。
    1、心交感神經及其作用
    定位:節(jié)前神經元在脊髓第1-5胸段的中間外側柱。
    節(jié)后神經元位于星狀神經節(jié)或頸交感神經節(jié)內。
    遞質:去甲腎上腺素。
    機制:去甲腎上腺素與β受體結合,激活鈣通道,鈣離子內流增加,肌質網釋放鈣離子增多,心肌收縮能力增強(正性變力作用),房室傳導時間縮短(正性變傳導作用),竇房結自律性變高(正性變時作用)。
    2、心迷走神經及其作用
    定位:延髓的迷走神經背核和疑核。
    遞質:乙酰膽堿。
    機制:乙酰膽堿與M受體結合,使鈣離子釋放減少,并抑制鈣通道,使心肌收縮能力減弱(負性變力作用),房室傳導速度減慢(負性變傳導作用),心率減慢(負性變時作用)。
    3、交感縮血管神經纖維
    定位:節(jié)前纖維位于脊髓胸、腰段的中間外側柱。
    遞質:去甲腎上腺素。
    機制:與α類受體結合,血管平滑肌收縮。
    與β類受體結合,血管平滑肌舒張。
    與α類受體結合能力強,縮血管纖維興奮引起縮血管效應。
    皮膚血管中縮血管纖維分布最密→骨骼肌和內臟血管次之→冠狀血管和腦血管分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