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發(fā)現(xiàn),一些超市里窩窩頭、小米飯、八寶粥的價格都在不斷上漲;另一方面,一些單位餐廳也增加了黃玉米面等粗糧食品。曾經(jīng)退居“二線”的粗糧又開始回歸餐桌,香噴噴的糙米粥、金黃的玉米面餅、糯軟的紅豆米飯讓很多人愛上粗糧。最近修改出臺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確指出,要適當食用粗糧。記者就此采訪了陜西省營養(yǎng)學會副理事長、西安交大醫(yī)學院營養(yǎng)學教授周玲。
■建議:每天吃粗糧不少于50克
生活節(jié)奏加快,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超量攝入,越來越多的生活方式病凸現(xiàn)出來。粗糧含有大量纖維素,能有效補充人體所需,因此營養(yǎng)學會在對6歲以上的正常人群的膳食指南中,第一條就是“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其中建議每天能吃50克以上的粗糧。
周玲教授稱,一般糧食分粗、細兩種,營養(yǎng)價值也有所側(cè)重,粗糧主要包括谷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及黃豆、青豆、綠豆等。細糧指精制的大米及面粉(主要成分為淀粉),因為加工精細,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會損失,長期將細糧作為主食,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素缺乏。粗糧有一定營養(yǎng)價值,粗糧中含有的纖維素促進腸蠕動,使食物殘渣排出,預防腸道病變和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肥胖人群吃粗糧可減肥,孩子長牙時吃些粗纖維食物,反復咀嚼促進牙齒的發(fā)育,粗糧還含有豐富的鈣、鎂、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zhì)。如玉米被稱為“清道夫”,膳食纖維含量很高;燕麥蛋白質(zhì)含量高;小米中含有豐富的色氨酸、胡蘿卜素;豆類優(yōu)質(zhì)蛋白含量高;薯類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糯米、玉米、紅小豆、綠豆等營養(yǎng)成分也各有側(cè)重。
■提醒:過量食粗易降低免疫力
很多人喜吃粗糧,也是源于一份懷舊情結(jié),中年人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癥狀者,應酬較多的人要多吃粗糧。但粗糧中含有過多食物纖維,也會影響人體對其他營養(yǎng)的吸收,如果長期攝入,尤其影響人體蛋白質(zhì)吸收,可能降低免疫力,所以不可多吃,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吃粗糧要適可而止。
周玲指出,“食粗吃雜”要根據(jù)不同的人群,患有胃、腸潰瘍,急性胃腸炎的病人盡量避免或少吃粗糧;粗糧中很多食物纖維素含量過多,蕎麥、燕麥、玉米中的植酸含量較高,會阻礙鈣、鐵、鋅吸收。對青少年來說,過量食“粗”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zhì)、無機鹽以及部分微量元素的吸收,長期過多進食高纖維食物,會影響蛋白質(zhì)吸收,減少脂肪攝入,微量元素缺乏,導致心臟、骨骼等組織發(fā)展緩慢,降低人體免疫力。同時,腸功能較差的老年人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兒童要少吃粗糧,食用過多粗糧會減弱消化吸收,如果缺鐵和鋅還可能出現(xiàn)貧血。食物中所含的嘌呤也是結(jié)石的誘因之一,粗糧中含有較多的嘌呤,有腎結(jié)石的人群要限制食用粗糧。
■方法:粗細搭配合理改善營養(yǎng)
粗糧雖然是一種時尚食物,但粗糧的口感較差,吸收不好,要想讓胃能更好地吸收粗糧,一定要講究食用方法。俗話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粗細搭配可以使各種營養(yǎng)素相互補充,比單吃一種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高。在保證多樣化的前提下,可有意識多吃粗糧。“吃粗糧一定要講究方法。”周玲提醒,粗糧因為加工簡單,保存了諸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yǎng),如碳水化合物含量低,膳食纖維多,富含B族維生素,但對于一些消化功能弱的人來說,粗糧過多攝入還會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一點要和細糧搭配食用。粗糧內(nèi)的賴氨基酸含量較少,可以與牛奶等副食搭配補其不足,或者將粗糧熬粥與細糧混吃。吃煮、炒的黃豆,蛋白質(zhì)的吸收消化率遠遠沒有加工成豆腐吸收率高。粗細混吃如八寶粥、混合面饅頭等,改變食物花樣,還可使食物中蛋白質(zhì)的成分互補,提高營養(yǎng)價值,增進食欲。另外,粗糧加工前提前浸泡,縮短烹飪時間,改變口感,更容易吸收和消化。同時,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充分水分來促進腸道吸收,所以吃完粗糧后應多喝水。
■建議:每天吃粗糧不少于50克
生活節(jié)奏加快,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超量攝入,越來越多的生活方式病凸現(xiàn)出來。粗糧含有大量纖維素,能有效補充人體所需,因此營養(yǎng)學會在對6歲以上的正常人群的膳食指南中,第一條就是“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其中建議每天能吃50克以上的粗糧。
周玲教授稱,一般糧食分粗、細兩種,營養(yǎng)價值也有所側(cè)重,粗糧主要包括谷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及黃豆、青豆、綠豆等。細糧指精制的大米及面粉(主要成分為淀粉),因為加工精細,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會損失,長期將細糧作為主食,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素缺乏。粗糧有一定營養(yǎng)價值,粗糧中含有的纖維素促進腸蠕動,使食物殘渣排出,預防腸道病變和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肥胖人群吃粗糧可減肥,孩子長牙時吃些粗纖維食物,反復咀嚼促進牙齒的發(fā)育,粗糧還含有豐富的鈣、鎂、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zhì)。如玉米被稱為“清道夫”,膳食纖維含量很高;燕麥蛋白質(zhì)含量高;小米中含有豐富的色氨酸、胡蘿卜素;豆類優(yōu)質(zhì)蛋白含量高;薯類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糯米、玉米、紅小豆、綠豆等營養(yǎng)成分也各有側(cè)重。
■提醒:過量食粗易降低免疫力
很多人喜吃粗糧,也是源于一份懷舊情結(jié),中年人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癥狀者,應酬較多的人要多吃粗糧。但粗糧中含有過多食物纖維,也會影響人體對其他營養(yǎng)的吸收,如果長期攝入,尤其影響人體蛋白質(zhì)吸收,可能降低免疫力,所以不可多吃,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吃粗糧要適可而止。
周玲指出,“食粗吃雜”要根據(jù)不同的人群,患有胃、腸潰瘍,急性胃腸炎的病人盡量避免或少吃粗糧;粗糧中很多食物纖維素含量過多,蕎麥、燕麥、玉米中的植酸含量較高,會阻礙鈣、鐵、鋅吸收。對青少年來說,過量食“粗”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zhì)、無機鹽以及部分微量元素的吸收,長期過多進食高纖維食物,會影響蛋白質(zhì)吸收,減少脂肪攝入,微量元素缺乏,導致心臟、骨骼等組織發(fā)展緩慢,降低人體免疫力。同時,腸功能較差的老年人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兒童要少吃粗糧,食用過多粗糧會減弱消化吸收,如果缺鐵和鋅還可能出現(xiàn)貧血。食物中所含的嘌呤也是結(jié)石的誘因之一,粗糧中含有較多的嘌呤,有腎結(jié)石的人群要限制食用粗糧。
■方法:粗細搭配合理改善營養(yǎng)
粗糧雖然是一種時尚食物,但粗糧的口感較差,吸收不好,要想讓胃能更好地吸收粗糧,一定要講究食用方法。俗話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粗細搭配可以使各種營養(yǎng)素相互補充,比單吃一種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高。在保證多樣化的前提下,可有意識多吃粗糧。“吃粗糧一定要講究方法。”周玲提醒,粗糧因為加工簡單,保存了諸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yǎng),如碳水化合物含量低,膳食纖維多,富含B族維生素,但對于一些消化功能弱的人來說,粗糧過多攝入還會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一點要和細糧搭配食用。粗糧內(nèi)的賴氨基酸含量較少,可以與牛奶等副食搭配補其不足,或者將粗糧熬粥與細糧混吃。吃煮、炒的黃豆,蛋白質(zhì)的吸收消化率遠遠沒有加工成豆腐吸收率高。粗細混吃如八寶粥、混合面饅頭等,改變食物花樣,還可使食物中蛋白質(zhì)的成分互補,提高營養(yǎng)價值,增進食欲。另外,粗糧加工前提前浸泡,縮短烹飪時間,改變口感,更容易吸收和消化。同時,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充分水分來促進腸道吸收,所以吃完粗糧后應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