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開始,
我們都是孩子;
后的后,
渴望變成天使……
6月是畢業(yè)的時節(jié),在敏感先覺的網絡世界,傷別離的情緒早已開始蔓延。遍布各大論壇的、滿是依戀不舍的詩文詞曲中,一段名為《北京東路的日子》的MV音樂視頻在網絡上不脛而走。它的詞曲作者、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三(6)班女生汪源,在自己18歲生日前一天,拉著11位同學走進錄音棚,把即將告別的高中生活用歌聲永遠銘刻在記憶里。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
感動的網友:這首MV喚醒了當年的畢業(yè)記憶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后的后,渴望變成天使;歌謠的歌謠,藏著童話的影子;孩子的孩子,該要飛往哪去……”MV以聯(lián)唱方式開場,十幾位風華正茂的男女少年頭戴耳麥輪番亮相,明星味十足。很難相信,那低沉高亢不一卻同樣打動人心的歌聲,是來自一群終日與外語打交道的十七八歲高三生。
“謹以此歌獻給我們親愛的高中,親愛的老師們和高三(6)班全體同學”——大多數(shù)人揮別高中時,除了不舍的眼淚、日記本里的感慨再無其它,看到一群“當年的自己”能用一首歌當做青春的記憶與回響,這本身已讓過來人們足感唏噓。90后女孩的細膩柔情躍然眼前,那早已淡然卻無比熟悉的感覺,在我們這些80后甚至70后聽者的心底,油然而生。
所以并不奇怪,會有成千上萬的網友為之叫好、流淚、轉載并在過往的記憶被喚起后,留下這樣或那樣的心聲與文字?!敖衲晔俏腋咧挟厴I(yè)整10年的日子。10年是那么的長,可是記憶猶新,好難忘那些曾經美好單純的歲月,那些真摯的友誼和同學情懷?!本W友“味兒淡淡”給MV的作者留言時說。
“也或許誰都忘記誰的名字,但記得……”
寫歌的女孩:我很傷感,一邊寫一邊流淚
昨天下午,記者聯(lián)系上了MV的詞曲作者汪源。這個剛滿18周歲的女孩,正在上海辦理出國留學簽證,“再過兩個月,我就要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讀書了”。言語里,汪源難掩興奮。
女孩告訴記者,她從初中時就喜歡用寫歌的方式記錄日常生活點滴。她的聲樂知識全憑自學,從沒接受過正規(guī)訓練,“幾年下來寫了上百首歌了,有感覺的時候對作品很滿意,寫得不好也無所謂,反正也只打算留給自己回味”。很顯然,這首《北京東路的日子》就屬于“有感覺”的那一類。和高中生活說再見的日子就要來了?!昂軅?,覺得應該寫點什么,來紀念自己即將告別的高中。”于是用一個上午的時間,汪源寫成了這首歌,一邊寫一邊流淚。
6月17日,在經過短短一天的練習后,汪源叫上了班里另外11個“唱將”級同學,共同到錄音棚里將《北京東路的日子》錄成MV。而記者一直莫名其妙的“學樂先”是某個主要面向中學生做廣告送贈品的飲料品牌;在MV歌詞里有些突兀的“表示”和“各種”是他們班非常流行的口頭禪;原來,“烏龜大師”是在說可愛的地理老師,而“方丈”則是他們敬愛的班主任劉洪雷……
值得一提的是,唱歌的12個南外學生當中,有4人已被保送到國內高校,包括汪源在內的7人收到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參加高考的剛剛獲知在藝術類考生中獲全省第二……
“也或許誰都忘記誰的名字,但記得北京東路的日子?!蓖粼瓷钚挪灰桑幢闶钱斔麄兝系靡呀洸辉儆浀帽舜耸煜さ拿嫒?,只要聽起這首歌,一定還能跟著旋律輕輕哼唱。
“表示從一樓到四樓的距離,原來只有三年”
“方丈”班主任:把這首畢業(yè)之歌永遠珍藏
汪源也許并不知道,那位被她寫進歌詞的“方丈”、班主任劉洪雷,在第聽到MV時,也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昨天傍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劉洪雷這樣描述在網上“偶遇”《北京東路的日子》時的情形?!拔沂窃谝粋€學生博客里聽到這首歌的,當時就猜到是汪源寫的?!弊鳛橥粼磸母咭坏礁呷陌嘀魅?,劉洪雷對這個18歲女孩在歌中表露出的才情毫不驚奇,“能歌善舞、情感充沛、文筆細膩,她一直如此”。
已在南外校園里任教16年的劉洪雷,太能理解那種學生對學校、對高中生活的眷念與不舍了?!罢f實話我對歌詞里很多細節(jié)是有共鳴的。一樓到四樓,是高一到高三的課室分布;季風、洋流是地理名詞,因為我們高三(6)班是文科班里的地理班;新視野是南外的一門英語課程……當然,還有‘方丈’,因為一直留短發(fā),他們就把這個外號賜給我了。”
劉洪雷說,他打算在征得汪源他們的同意后,把這首MV作為高三(6)班的畢業(yè)之歌?!白鳛槔蠋?,我很樂意把這首歌視做學生們在畢業(yè)時留給我的一份珍貴禮物,永遠珍藏。” 本報記者 張磊
《北京東路的日子》
開始的開始 我們都是孩子
后的后 渴望變成天使
歌謠的歌謠 藏著童話的影子
孩子的孩子 該要飛往哪去
當某天 你若聽見 有人在說 那些奇怪的語言
當某天 你若看見 滿街的本子還是學樂先
當某天 再唱著 這首歌會是在哪一個角落
當某天 再踏進 這校園會是哪片落葉 掉進回憶的流年
表示從一樓到四樓的距離 原來只有三年
表示門衛(wèi)叔叔食堂阿姨 很有夫妻臉
各種季風洋流都搞不懂 還有新視野
各種曾經狂熱的海報照片 賣幾塊幾毛錢
我們穿上西裝假裝成長
膠片揮霍習慣的笑臉
悲傷一發(fā) 寂寞唏噓
痛的初體驗
畢業(yè)和成年的字眼
格外扣人心弦
各種莫名的感傷
只說句 嘻嘻一些
我們即將分別 獨自浪在 中國外國不同地點
瞥見白色的校服 還會以為是我認識的誰
顧萍凡哥烏龜大師 方丈我愛你
也或許誰都忘記誰的名字 但記得
北京東路的日子
我們都是孩子;
后的后,
渴望變成天使……
6月是畢業(yè)的時節(jié),在敏感先覺的網絡世界,傷別離的情緒早已開始蔓延。遍布各大論壇的、滿是依戀不舍的詩文詞曲中,一段名為《北京東路的日子》的MV音樂視頻在網絡上不脛而走。它的詞曲作者、南京外國語學校高三(6)班女生汪源,在自己18歲生日前一天,拉著11位同學走進錄音棚,把即將告別的高中生活用歌聲永遠銘刻在記憶里。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
感動的網友:這首MV喚醒了當年的畢業(yè)記憶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后的后,渴望變成天使;歌謠的歌謠,藏著童話的影子;孩子的孩子,該要飛往哪去……”MV以聯(lián)唱方式開場,十幾位風華正茂的男女少年頭戴耳麥輪番亮相,明星味十足。很難相信,那低沉高亢不一卻同樣打動人心的歌聲,是來自一群終日與外語打交道的十七八歲高三生。
“謹以此歌獻給我們親愛的高中,親愛的老師們和高三(6)班全體同學”——大多數(shù)人揮別高中時,除了不舍的眼淚、日記本里的感慨再無其它,看到一群“當年的自己”能用一首歌當做青春的記憶與回響,這本身已讓過來人們足感唏噓。90后女孩的細膩柔情躍然眼前,那早已淡然卻無比熟悉的感覺,在我們這些80后甚至70后聽者的心底,油然而生。
所以并不奇怪,會有成千上萬的網友為之叫好、流淚、轉載并在過往的記憶被喚起后,留下這樣或那樣的心聲與文字?!敖衲晔俏腋咧挟厴I(yè)整10年的日子。10年是那么的長,可是記憶猶新,好難忘那些曾經美好單純的歲月,那些真摯的友誼和同學情懷?!本W友“味兒淡淡”給MV的作者留言時說。
“也或許誰都忘記誰的名字,但記得……”
寫歌的女孩:我很傷感,一邊寫一邊流淚
昨天下午,記者聯(lián)系上了MV的詞曲作者汪源。這個剛滿18周歲的女孩,正在上海辦理出國留學簽證,“再過兩個月,我就要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讀書了”。言語里,汪源難掩興奮。
女孩告訴記者,她從初中時就喜歡用寫歌的方式記錄日常生活點滴。她的聲樂知識全憑自學,從沒接受過正規(guī)訓練,“幾年下來寫了上百首歌了,有感覺的時候對作品很滿意,寫得不好也無所謂,反正也只打算留給自己回味”。很顯然,這首《北京東路的日子》就屬于“有感覺”的那一類。和高中生活說再見的日子就要來了?!昂軅?,覺得應該寫點什么,來紀念自己即將告別的高中。”于是用一個上午的時間,汪源寫成了這首歌,一邊寫一邊流淚。
6月17日,在經過短短一天的練習后,汪源叫上了班里另外11個“唱將”級同學,共同到錄音棚里將《北京東路的日子》錄成MV。而記者一直莫名其妙的“學樂先”是某個主要面向中學生做廣告送贈品的飲料品牌;在MV歌詞里有些突兀的“表示”和“各種”是他們班非常流行的口頭禪;原來,“烏龜大師”是在說可愛的地理老師,而“方丈”則是他們敬愛的班主任劉洪雷……
值得一提的是,唱歌的12個南外學生當中,有4人已被保送到國內高校,包括汪源在內的7人收到國外大學錄取通知書,參加高考的剛剛獲知在藝術類考生中獲全省第二……
“也或許誰都忘記誰的名字,但記得北京東路的日子?!蓖粼瓷钚挪灰桑幢闶钱斔麄兝系靡呀洸辉儆浀帽舜耸煜さ拿嫒?,只要聽起這首歌,一定還能跟著旋律輕輕哼唱。
“表示從一樓到四樓的距離,原來只有三年”
“方丈”班主任:把這首畢業(yè)之歌永遠珍藏
汪源也許并不知道,那位被她寫進歌詞的“方丈”、班主任劉洪雷,在第聽到MV時,也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昨天傍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劉洪雷這樣描述在網上“偶遇”《北京東路的日子》時的情形?!拔沂窃谝粋€學生博客里聽到這首歌的,當時就猜到是汪源寫的?!弊鳛橥粼磸母咭坏礁呷陌嘀魅?,劉洪雷對這個18歲女孩在歌中表露出的才情毫不驚奇,“能歌善舞、情感充沛、文筆細膩,她一直如此”。
已在南外校園里任教16年的劉洪雷,太能理解那種學生對學校、對高中生活的眷念與不舍了?!罢f實話我對歌詞里很多細節(jié)是有共鳴的。一樓到四樓,是高一到高三的課室分布;季風、洋流是地理名詞,因為我們高三(6)班是文科班里的地理班;新視野是南外的一門英語課程……當然,還有‘方丈’,因為一直留短發(fā),他們就把這個外號賜給我了。”
劉洪雷說,他打算在征得汪源他們的同意后,把這首MV作為高三(6)班的畢業(yè)之歌?!白鳛槔蠋?,我很樂意把這首歌視做學生們在畢業(yè)時留給我的一份珍貴禮物,永遠珍藏。” 本報記者 張磊
《北京東路的日子》
開始的開始 我們都是孩子
后的后 渴望變成天使
歌謠的歌謠 藏著童話的影子
孩子的孩子 該要飛往哪去
當某天 你若聽見 有人在說 那些奇怪的語言
當某天 你若看見 滿街的本子還是學樂先
當某天 再唱著 這首歌會是在哪一個角落
當某天 再踏進 這校園會是哪片落葉 掉進回憶的流年
表示從一樓到四樓的距離 原來只有三年
表示門衛(wèi)叔叔食堂阿姨 很有夫妻臉
各種季風洋流都搞不懂 還有新視野
各種曾經狂熱的海報照片 賣幾塊幾毛錢
我們穿上西裝假裝成長
膠片揮霍習慣的笑臉
悲傷一發(fā) 寂寞唏噓
痛的初體驗
畢業(yè)和成年的字眼
格外扣人心弦
各種莫名的感傷
只說句 嘻嘻一些
我們即將分別 獨自浪在 中國外國不同地點
瞥見白色的校服 還會以為是我認識的誰
顧萍凡哥烏龜大師 方丈我愛你
也或許誰都忘記誰的名字 但記得
北京東路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