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審計師《理論與實務》第一章.04節(jié)

字號:

第四節(jié) 應收賬款審計
    一、應收賬款的審查
    1.取得應收賬款明細表
    2.運用分析性復核方法加以分析
    將本期應收賬款余額與上年比較:將本期末應收賬款占本期營業(yè)額的比率與上年該比率比較;將本期賒銷收入凈額占平均應收賬款金額的比率與上年比較:將本期各月營業(yè)收入比較。通過比較分析,判斷應收賬款合理性。
    3.發(fā)函詢證應收賬款
    函證目的:審查應收賬款是否真實、準確。函證是對客戶是否存在,以至資產是否存在的證實。
    函證過程的控制:向債務單位的函證過程均由審計人員控制。
    函證方法:肯定式或稱積極式函證;否定式或稱消極式函證。
    在審計工作中,兩種方式可以結合使用,對應收賬款金額較大的可采用肯定式。對應收賬款金額較小的可采用否定式。在采用肯定式函證方法時,如未能收到對方的回函。則應繼續(xù)發(fā)函或派專人前往調查.如果債務單位的復函與賬列欠款額有重大差異的。也應作進一步調查。當審計人員收到所有調查回函后.應編制應收賬款調查匯總表.以表列數字與應收賬款明細賬、總賬核對,以查明應收賬款余額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對于有些債務單位,由于其單位性質、地點或其他原因不宜發(fā)函詢證的。也可以采取其他驗證方式。如審查合同、定貨單、貨運單據、銷貨發(fā)票以及其他單據,以證實應收賬款確因實際銷貨而發(fā)生。
    4.分析詢證函及應收賬款余額
    (1)詢證回函認可詢證金額,說明原賬面記錄的應收賬款期末余額是真實、準確的。將詢證回函編人工作底稿,作為審計證據。
    (2)函證回函認可的金額與函證金額有差異的,審計人員應對此進行分析。并查明差異的原因。
    產生差異的原因可能有三種情況:
    ①由于購銷雙方登記人賬的時間不同。其表現形式,一是詢證函發(fā)出時,債務人已經付款,而被審計單位尚未收到貨款;二是詢證函發(fā)出時,被審計單位的貨物已發(fā)出并已作銷售記錄,但貨物仍在途中,債務人尚未收到貨物;三是債務人由于某種原因將貨物退回,而被審計單位尚未收到;四是債務人對收到貨物的數量、質量及價格等有異議而全部或部分拒付貨款。審計人員要針對不同情況,審核期后的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或相關銷售退回的明細賬記錄。查明相關款項或退回的貨物是否收已經收到。
    ②一方或雙方記賬錯誤。審計人員應該核實相關貨運單據、銷售發(fā)票和其他單據。查實被審計單位的賬面記錄是否正確。
    ③存在弄虛作假或舞弊行為。即被審計單位虛增應收賬款從而達到虛增營業(yè)收入和虛增利潤的目的.或低估應收賬款以達到低估營業(yè)收人、低估利潤和少交稅金的目的。審計人員應核實銷貨合同、發(fā)票和發(fā)貨單位等并加以證實。
    (3)二次函證
    賬款已還,不愿再回復;
    壞賬損失發(fā)生;
    根本不存在該顧客;
    詢證函郵寄丟失。
    5.取得或編制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確定應收賬款的可實現價值
    6.審查壞賬準備的提取與使用
    二、應收票據審計
    1.取得應收票據明細表
    2.監(jiān)盤庫存應收票據
    庫存應收票據的清點工作與庫存現金的清點工作基本相同,應同時進行。清點后。應將清點結果填入“應收票據監(jiān)盤表”.并與應收票據明細賬核對是否相符。對于存放于其他處所的應收票據.如作為抵押、提交銀行貼現、交由律師代收的也應查實。
    3.詢證應收票據
    應收票據是一種債權憑證。確認其真實價值。須得到出票人或稱債務人的確認。所以在清點的基礎上。應采用詢證的方法進行核實。
    4.對應收票據發(fā)生和收回的審查
    審計人員應將備查簿與應收票據賬戶核對。檢查收到的票據是否及時入賬。
    5.對票據貼現的審查
    (1)票據貼現的款項是否及時足額入賬
    (2)票據貼現的計算是否準確
    (3)票據拒付是否及時轉賬
    (4)分析評價應收票據可兌現程度
    對被審計單位注銷應收某客戶 95 萬元賬款,審計人員應重點審查的內容是:
    A .注銷壞賬的審批文件 B .賒銷政策
    C .全年銷售計劃 D .壞賬準備的計提政策
    【答案】 A
    【解析】對被審計單位注銷應收某客戶 95 萬元賬款,審計人員應重點審查的內容是注銷壞賬的審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