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時代:2010高考復讀生四條妙計

字號:

2010全國高考報道媒體聯(lián)盟:《安徽商報》聯(lián)合新浪教育同步報道
    2010年的高考已經(jīng)結束,結果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一些考試不理想的學生,復讀是否是佳的選擇?而在眾多的復讀機構中,又如何選擇一個適合的、佳的?筆者采訪了幾位有多年帶復讀學生經(jīng)驗的老師,他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以作參考:
    妙計一:做綜合測評。選擇復讀的學生必須具備心理抗壓能力,能夠承受再來一年的壓力;有提升的空間,能夠通過測評明確自己高中三年的學習狀態(tài)、知識掌握程度及漏洞,準確判斷個人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耐力。
    妙計二:短期旅行,放松心情,緩解壓力。高考之后,由于考試結果不理想,學生心理負擔比較重,主要是因為一些學生主觀上比較愛面子,覺得復讀是丟臉的事,客觀上覺得父母都很不容易,自己沒有考上大學還來復讀,在心理上和經(jīng)濟上對父母都是一種打擊。其實,復讀本身是有風險的,它是對學生勇氣的一種鍛煉,也是對學生思想和心理的一種鍛煉,但是如果選擇了復讀,就要做好承擔這種壓力的準備,就要全心全意、全力以赴。
    妙計三:多方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復讀機構。政策上正規(guī)高中不允許招高考復讀生,因此有大量的社會辦學機構投資復讀。因此要選擇復讀一定要選擇那些辦學經(jīng)驗豐富,有一定社會聲譽的正規(guī)復讀學校。
    妙計四:巧用復讀新環(huán)境,每一個新事物都是新資源。換了環(huán)境、換了老師,學生也需要換一種狀態(tài)。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不同老師的特點,吸收不同老師的長處(即講課方式、做題技巧)。在新環(huán)境中,多反思,多檢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改變自己三年來的不良學習習慣,找出失利原因,力求做到質(zhì)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