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費率的構成與厘定原則
一、 保險費率的構成
二、 保險費率的可信度
三、 保險費率厘定原則
1. 穩(wěn)定性;
2. 適應性;
3. 損失控制性;
4. 利潤與或有波動系數
5. 簡明、易懂、易運用
第二節(jié) 大數法則及其對保險的意義
一、 大數法則
二、 大數法則與保險經營穩(wěn)定性
第三節(jié) 保險費率厘定
一、基本費率的制定方法
費率由純費率和附加費率組成。計算基本費率,一般應把握以下四個要素:純保險費即只彌補損失的費用;處理該風險單位而支出的費用;彌補保險人應分攤在這些風險標的上的變動成本;增加一個附加的系數,包括應付特殊的賠款需要和利潤需要。
二、影響保險費率的幾個主要計算基礎
(一) 經驗期間的選擇;
(二) 再保險;
(三) 責任范圍的差異;
(四) 增加責任限額的處理
費率厘定部門(我國目前是中國保監(jiān)會)提供的費率,一般是基本責任限額的費率。當提高責任限額時,就有必要以這些適用于基本限額的費率為基礎,加上一個限額增加的調整系數,這些增加限額系數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三、費率變化的調整
調整費率的最簡單方法是平行四邊形法。利用這種方法,先是假定風險標的是平均分布在經驗區(qū)間,然后利用平行四邊形的簡單幾何關系,就可以將日歷年已賺保費調整到當前費率水平。
四、極終值的預測
所謂極終值是指當某一損失事故發(fā)生后,第一年預計是1000元,第二年是2000元,……,直至所有的賠款都已支付完畢的那一年的實際賠款數值。通過逐年外推,求出最后一個支出數值同當前已知數值相比,獲得一個系數。然后再在這些比值系數中尋找一個有統計代表性的值進行測算。損失預測的精確程度將決定所厘定的費率是否具有支付賠款的足量性和適應競爭的合理性。
(一)損失展延法
損失展延法假定,索賠的產生是自沒有報告到已報告和沒有支付到已支付的模式運行,前后充分一致,進而使用過去的資料來測算未來的損失發(fā)展情況。索賠數目或損失額是按事故年度(也可以是報告年度或其他時間基礎)和事故年歲順序排列的。這樣,已知值便組成一個三角形矩陣。
(二)波恩胡特一弗格森法
基于損失展延法建立了波恩胡特一弗格森法。其核心內容是利用已經求得的極終值系數建立損失已報告和未報告百分比,從而大大簡化了損失估算的麻煩。
一、 保險費率的構成
二、 保險費率的可信度
三、 保險費率厘定原則
1. 穩(wěn)定性;
2. 適應性;
3. 損失控制性;
4. 利潤與或有波動系數
5. 簡明、易懂、易運用
第二節(jié) 大數法則及其對保險的意義
一、 大數法則
二、 大數法則與保險經營穩(wěn)定性
第三節(jié) 保險費率厘定
一、基本費率的制定方法
費率由純費率和附加費率組成。計算基本費率,一般應把握以下四個要素:純保險費即只彌補損失的費用;處理該風險單位而支出的費用;彌補保險人應分攤在這些風險標的上的變動成本;增加一個附加的系數,包括應付特殊的賠款需要和利潤需要。
二、影響保險費率的幾個主要計算基礎
(一) 經驗期間的選擇;
(二) 再保險;
(三) 責任范圍的差異;
(四) 增加責任限額的處理
費率厘定部門(我國目前是中國保監(jiān)會)提供的費率,一般是基本責任限額的費率。當提高責任限額時,就有必要以這些適用于基本限額的費率為基礎,加上一個限額增加的調整系數,這些增加限額系數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三、費率變化的調整
調整費率的最簡單方法是平行四邊形法。利用這種方法,先是假定風險標的是平均分布在經驗區(qū)間,然后利用平行四邊形的簡單幾何關系,就可以將日歷年已賺保費調整到當前費率水平。
四、極終值的預測
所謂極終值是指當某一損失事故發(fā)生后,第一年預計是1000元,第二年是2000元,……,直至所有的賠款都已支付完畢的那一年的實際賠款數值。通過逐年外推,求出最后一個支出數值同當前已知數值相比,獲得一個系數。然后再在這些比值系數中尋找一個有統計代表性的值進行測算。損失預測的精確程度將決定所厘定的費率是否具有支付賠款的足量性和適應競爭的合理性。
(一)損失展延法
損失展延法假定,索賠的產生是自沒有報告到已報告和沒有支付到已支付的模式運行,前后充分一致,進而使用過去的資料來測算未來的損失發(fā)展情況。索賠數目或損失額是按事故年度(也可以是報告年度或其他時間基礎)和事故年歲順序排列的。這樣,已知值便組成一個三角形矩陣。
(二)波恩胡特一弗格森法
基于損失展延法建立了波恩胡特一弗格森法。其核心內容是利用已經求得的極終值系數建立損失已報告和未報告百分比,從而大大簡化了損失估算的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