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經濟師基礎輔導:統(tǒng)計(5)

字號:

就一般統(tǒng)計數據而言,可將其質量評價標準概括為六個方面:
    1. 精度,即最低的抽樣誤差或隨機誤差
    2. 準確性,即最小的非抽樣誤差或偏差
    3. 關聯性,即滿足用戶決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
    4. 及時性,即在最短的時間里取得并公布數據
    5. 一致性,即保持時間序列的可比性
    6. 最低成本,即在滿足茶標準前提下,以最經濟的方式取得數據。
    在線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 在統(tǒng)計中,把說明現象某種特征的概念稱為( B )。
    A.指標 B.變量 C.觀察值 D.統(tǒng)計數據
    2. 產品產量屬于( C )
    A.分類變量 B.順序變量 C.數值型變量 D.時點變量
    3. 總量指標按其所反映的時間狀況不同可分為時期指標和(B )。
    A.離散指標 B.時點指標 C.相對指標 D.平均指標
    4. 抽樣調查與普查等全面調查相比,( A )。
    A.時效性強 B.時效性差 C.時效性完全相同 D.時效性差不多
    5. 統(tǒng)計報表按調查對象范圍的不同可分為全面報表和( C )。
    A.月報 B.日報 C.非全面報表 D.部門報表
    6. 統(tǒng)計誤差包括登記性誤差和( A )。
    A.代表性誤差 B.調查對象遺漏 C.計算機錄入錯誤 D.虛報瞞報
    二、多項選擇題
    7. 統(tǒng)計一詞的含義是( ABD ).
    A.統(tǒng)計工作 B.統(tǒng)計數據 C.統(tǒng)計調查 D.統(tǒng)計學 E.統(tǒng)計監(jiān)督
    8. 統(tǒng)計數據的計量尺度包括(BCDE ).
    A.科學尺度 B.定類尺度 C.定序尺度 D.定距尺度 E.定比尺度
    9. 按照所采用的計量尺度,統(tǒng)計數據可以分為( ACE )。
    A.分類數據 B.實驗數據 C.順序數據 D.第二手數據 E.數值型數據
    10. 分類數據和順序數據統(tǒng)稱( AB )。
    A.定性數據 B.品質數據 C.定量數據 D.第二手數據 E.數值型數據
    11. 數值型變量根據其取值的不同,可以分為( AC )。
    A.離散變量 B.分類變量 C.連續(xù)變量 D.順序變量 E.數值型變量
    12. 統(tǒng)計指標按其所反映的內容或其數值表現形式,可分為( BCD )。
    A.變異指標 B.總量指標 C.相對指標 D.平均指標 E.離散指標
    13. 實際中常用的統(tǒng)計調查方式主要有( ACD )。
    A.普查 B.科學試驗 C.抽樣調查 D.統(tǒng)計報表 E.文獻收集
    14. 普查是( AB )。
    A.一次性調查 B.全面調查 C.典型調查 D.非全面調查 E.經常性調查
    15. 第二手統(tǒng)計數據的主要來源有( AD)。
    A.公開的出版物 B.普查 C.典型調查 D.未公開的內部調查資料 E.抽樣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