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經(jīng)濟師《經(jīng)濟基礎》宏觀經(jīng)濟運行(5)

字號:

三、價格總水平變動的經(jīng)濟效應
    1、價格總水平變動對工資的影響
    由于價格總水平的波動,工資可以分為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
    名義工資是以當時的貨幣形式表現(xiàn)的工資。實際工資是扣除了價格變動影響因素的工資。
    實際工資的變動與名義工資的變動成正比,與價格總水平變動成反比。
    (1)在價格總水平上漲過程中,如果名義工資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價格上升幅度,實際工資就會下降。
    (2)在價格總商品下降過程中,如果名義工資不下降,或下降的幅度小于價格的下降幅度,則實際工資就會上升。
    (2)價格總水平變動對利息率的影響
    由于價格總水平的變動,利率也可以分為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
    實際利率=名義利率-價格總水平變動率
    實際利率取決于名義利率與價格總水平變動率之差。
    在名義利率不變時,實際利率與價格總水平變動成反比,在價格總水平不變時,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相等。當名義利率低于價格總水平上漲率時,實際利率為負。
    (3)價格總水平變動對匯率的影響
    購買力平價理論(瑞典經(jīng)濟學家卡塞爾于1922年提出)指出,兩種貨幣的匯率應由兩國貨幣購買力之比決定,而貨幣購買力又是價格總水平的倒數(shù),所以,匯率實際上由兩國價格總水平變動之比決定。
    按照這一理論,在兩個國家的模型中,如果本國的價格總水平上漲率高于外國的價格水平上漲率,本國貨幣就會貶值,以本幣表示的匯率就一定會上升。
    價格總水平的變動會在一定條件下影響到匯率的變動,從而影響一個國家的進出口產(chǎn)品價格發(fā)生相應變化,并進而影響到凈出口和總供求關系。
    (4)價格總水平變動的間接效應
    價格總水平變動間接效應,主要包括,對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決策的影響,對收入分配結(jié)構的影響,以及對經(jīng)濟增長的影響。
    一般來說,價格總水平變動,特別是劇烈的、大幅度的變化是不利于經(jīng)濟增長的;只有在短期內(nèi),在價格變動沒有被市場主體預期到的情況下,才可能對經(jīng)濟增長發(fā)生某種作用:通貨膨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經(jīng)濟增長,而通貨緊縮在一定程度上則不利于經(jīng)濟增長。但這種作用只能是暫時的,不可能是長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