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yǎng)師二級資料之麥綠素粉的起源及發(fā)展

字號:

麥綠素粉之歷史一瞥
     早在1300多年以前,唐代名醫(yī)孫思邈就已經(jīng)認識到大麥嫩苗汁的醫(yī)療作用,并將其應用于醫(yī)學實踐。當時魯、豫、秦、晉等地瘟疫流行,孫思邈用大麥葉熬水,輔之以大棗,解疫毒甚效,救人無數(shù)。
     400年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面詳細記載了大麥嫩苗可以治療肺癌、肺病等,特別是對皮膚的美白、細膩、嫩滑有著積極的作用。由于當時人們的思想局限性、無技術性生產工藝等原因,越冬大麥嫩苗(麥綠素粉的原料)并沒有被大家所認識。
     麥綠素粉之西方發(fā)現(xiàn)
     20世紀80年代末,一位日本醫(yī)學博士荻原義秀因實驗室汞中毒病倒了,荻原義秀博士的公司當時生產100多種藥品,在合成化學藥品的過程中,他接觸了比較多的有機汞。短短的數(shù)月,荻原義秀博士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頭發(fā)全變白了,牙齒脫落,顯得十分蒼老、病態(tài),當時根本無藥可救。
     無奈之中,他想起了古老的中國草藥。他堅信,大自然一定會給他延續(xù)生命的機會,于是,他開始擴大范圍尋找并嘗試。憑著科學家的嚴謹和靈感,在1000多種植物中反復研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生長在寒冬季節(jié)的有著深綠色葉脈的大麥嫩苗,含有十分豐富的營養(yǎng)素,而且各種營養(yǎng)素的含量搭配均衡,并含許多的活性酶及葉綠素,是當今世界上的單一主源,可提供人體豐富、均衡的營養(yǎng)物質。
     他每天喝幾大杯越冬大麥嫩苗汁,奇跡就這樣發(fā)生了。他的有機汞中毒癥狀明顯得到了改善,頭發(fā)逐漸變黑,紅光又在臉龐上顯露出來,病魔退卻了。他終于獲得了徹底的健康。
     康復后,他和搭檔久保田教授開始了對越冬大麥嫩苗的研究與實驗,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在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后,他們發(fā)現(xiàn)越冬大麥嫩苗濃汁有以下幾種作用。
     抗炎癥作用:食用了越冬后,可以明顯改善皮膚紅腫的癥狀。
     抗?jié)冏饔茫罕姸嗖±C明,服用麥綠素粉后可以減輕潰瘍癥狀,甚至痊愈。
     降低膽固醇:麥綠素粉中可溶解的部分,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且效果很好。比當時在日本使用的降膽固醇藥——Soysterol強兩倍。
     降血糖:服用麥綠素粉后,可以促進細胞對血液中葡萄糖的吸收而使血糖趨于正常;并且對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變也有較好防治作用。
     抗皮膚過敏:29例皮炎病人服用麥綠素粉后發(fā)現(xiàn),有80%的皮膚過敏病人的癥狀得到了改善。
     增強耐力和體力
     荻原義秀對越冬大麥嫩苗的研究揭開了近代人類營養(yǎng)的嶄新一頁。
     越冬大麥嫩苗風潮迅速風靡西方。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大麥嫩苗制品—麥綠素粉在美國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引起有關專家的重視。醫(yī)學家、營養(yǎng)學家史娥普教授開始對麥綠素粉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大量研究的成果,使她折服了。她確認麥綠素粉具有以下功能:
     增進體能和精力,所需睡眠時間減少。
     思維敏捷清晰,精神的壓力有所改
    善。
     減少了對“垃圾食品”和超量食物的需求。
     改善口臭和體臭。
     加速開刀、受傷和某些感染后的康復。
     減輕化學治療的中毒癥狀。
     改善更年期綜合癥癥狀,減少經(jīng)前緊張癥癥狀。
     緩和胃炎、十二指腸潰瘍和胰腺炎癥狀。
     降低血脂,調節(jié)血壓。
     緩解肌腱炎、關節(jié)炎引起的疼痛。
     改善過敏和皮炎癥狀。
     增強對酒精的耐受力,減少醉酒,甚至不再醉酒。
     史娥普教授終出版了《大自然神奇的返老還童劑——大麥的嫩苗》一書。她在這本專著的序言中寫道:
     我認為一個人想要身體健壯免于疾病,必須研讀及遵循科學上證實的營養(yǎng)原則,忽視營養(yǎng)而想經(jīng)常保持健康是不可能的事。人類的生存、更新與復健等過程都與營養(yǎng)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麥綠素粉之中國傳承
     從西方到東方,研究者的接力棒偶然地傳到了徐新月手里。這個旅美的華人科學家,因為服用了美國市場上的越冬大麥嫩苗制品明顯改善了睡眠,改善了健康狀況,于是,她開始關注這個神奇的植物。
     當時美國市場上的大麥嫩苗制品琳瑯滿目,但研究者的嚴謹告訴徐新月,這些大麥嫩苗產品還不是理想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兩點:
     1.有的產品只是將原料粉碎加工,相當于大麥草,人體的吸收能力相當有限;
     2.鮮嫩的大麥嫩苗制成營養(yǎng)片之后,其中的營養(yǎng)素怎么保持生物活性?似乎并沒有在技術上有所突破。
     徐新月放下了在美國研究所的課題,開始了長達數(shù)年的專項研究。1994年,在兩項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采用植物細胞物理破壁技術,把營養(yǎng)素從細胞壁里“請”出來,利用人體吸收(人體沒有分解植物細胞壁的酶);
     2.營養(yǎng)素提取出來之后再采用“瞬間常溫真空干燥”技術,可迅速“凝固”越冬大麥嫩苗營養(yǎng),保持產品的生物活性。
     于是她作出了一個的決定,把關于麥綠素粉的研究成果帶回中國。
     于1994年初,徐新月正式將英文BarleyGreen的中文譯名“麥綠素”導入中國,更在中國實施了產業(yè)化。
     1995年8月,徐新月博士申請了國家發(fā)明專利,并在中國浙江北部的一個美麗地區(qū)正式建立中國第一塊越冬大麥嫩苗種植基地。這個是國內同時擁有細胞破壁提取“及”常溫瞬間干燥“兩項植物營養(yǎng)提取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生物科技企業(yè)。
     1996年12月,第一條越冬大麥嫩苗營養(yǎng)提取生產線在中國浙江北部的山區(qū)正式投入運行。國內首家從原料栽培、新鮮提取、干燥分離到產品成形一體化的現(xiàn)代高科技生物企業(yè)。
     1999年3月,徐新月著作的《神奇的麥綠素-蘊藏無限生機的綠粉》一書在中國大陸正式發(fā)行,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央視《百科探秘》、北京衛(wèi)視《華人紀事》、浙江衛(wèi)視《天下浙商》、香港亞洲電視臺(ATV)、等相關媒體對徐博士進行了報道。一時,全國掀起一片麥綠素粉熱,今后麥綠素粉將會走的更長遠。
     如果說荻原義秀是麥綠素幸運的發(fā)現(xiàn)者,徐新月則是麥綠素產業(yè)的接力者,世界應該記住這兩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科學家,是他們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今天的人們才有幸享用這一神奇的植物營養(yǎng),并且,他們的堅持和實踐,終形成了麥綠素粉的全球標準:
     1.越冬季節(jié)有機種植的大麥嫩苗原料;
     2.30公分以內,具有頂端優(yōu)勢的越冬大麥嫩苗;
     3.90天苗期生長期,充足的光合作用合成充足營養(yǎng)素,吸取充足礦物質;
     4.完全性植物細胞破壁提取,常溫真空瞬間干燥。
     5.富含70多種礦物質、18種氨基酸(優(yōu)質小分子蛋白質)、SOD酶等100多種酶、各種維生素、植物黃酮、可溶性膳食纖維、天然葉綠素、二十六烷醇等,被世界各地科學界稱之為“堿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