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農(nóng)民老爹孤闖清華 向招辦力薦"為女求學(xué)"

字號:

昨天,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xué)開歡送會,歡送第十批宏志生。今年91名宏志生,高考(論壇)本科上線率100%,一本上線率77%,高分668分。這些輝煌成績的背后,藏著一個個道不盡嘆不完的淚奔故事。
    比如吳仙琴,一個被同學(xué)們稱作“活寶”、不嚴(yán)肅的紀(jì)律委員,平時嘻嘻哈哈,此時面對記者,她的眼里卻噙滿淚水:“姐姐,我能跟你講講我爸爸的故事嗎?”
    今年高考,吳仙琴考了614分,高出一本分?jǐn)?shù)線63分!但得知分?jǐn)?shù)的那刻,吳仙琴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這離父親的期待相差很遠(yuǎn)——父親滿心希望她考上清華,從得知分?jǐn)?shù)的剎那起,仙琴形容心里的感覺很疼很疼。
    女兒課桌上刻了三個字:“為了爸”
    吳仙琴的父親是富陽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今年70歲。父親讀完小學(xué)就在家務(wù)農(nóng),但每天晚上堅持苦讀四大名著,靠這樣的毅力,沒有文憑的吳爸,成了村子里有名的學(xué)問人。
    今年5月,就在吳仙琴經(jīng)歷高考后模擬考的時候,父親只身帶了一壺茶和一斤餅干,踏上了前往清華園的列車。“爸爸一直希望我能上清華,他會陪讀。很早就跟我說過他要去趟清華,他原本還想做一件背心,上面寫上‘為女求學(xué)’四個字。”遺憾的是,吳仙琴的成績雖然不錯,但離清華之門距離很大。吳仙琴總是跟爸爸說:“爸爸,你去清華也沒用的,我考不夠那么多分。”可事實絲毫沒有動搖這個全心全意為了女兒的父親,只要有千萬分之一的希望,他都要去嘗試。
    因為吳爸沒有手機(jī),吳仙琴得到父親的消息,都是在跟姐姐通話時——“爸爸去過清華招辦了。”“爸爸說座票賣完了,買了站票回程,晚上11點出發(fā)?!薄艾F(xiàn)在沒消息了。”“沒有,沒有?!薄械募?xì)節(jié)歷歷在目,吳仙琴邊說邊哭。
    高三一年,跟所有的應(yīng)考生一樣,吳仙琴感覺壓力特別大,每當(dāng)她撐不下去的時候,她都會看一眼她的課桌。在那張桌子的正上方,吳仙琴刻著“為了爸”三個字。“幾乎沒有人期望過我考清華,我自己也知道不行,可只有爸爸義無反顧地堅持!”吳仙琴想,不管自己能不能上清華,她都會為了父親的這份堅持竭盡所能。
    吳仙琴終將上海大學(xué)作為第一志愿。填完志愿后,父女倆關(guān)于清華大學(xué)的討論,暫時由父親的一個感嘆結(jié)尾——“沒法跟你一起去清華,我也總算去過一趟清華了?!?BR>    而吳仙琴說:“我想過了,將來會努力學(xué)習(xí)報考清華大學(xué)的研究生(論壇) ,做一個清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