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級經濟師財政稅收輔導:概念與職能(2)

字號:

財政的一般特征
    (一)財政分配的主體
    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國家,在任何社會形態(tài)下都是如此。財政分配以國家存在為前提,由國家來組織進行,國家在財政分配中居于主導地位。這是財政分配區(qū)別于其他分配范疇的基本特征。
    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國家,它包含幾層含義:
    第一,國家是財政分配的前提;
    第二,國家在財政分配中處于主動的、支配的地位;
    第三,財政分配是在全社會范圍內進行的集中性分配。
    (二)財政分配的對象
    從財政分配的實際內容來考察,財政分配的對象是社會產品,主要是剩余產品。
    (三)財政分配的目的
    財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證國家實現其職能的需要,這種需要屬于社會公共需要。
    Ø 所謂社會公共需要,是指向社會提供公共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權利和經濟發(fā)展的社會條件等方面的需要。
    Ø 社會公共需要具有四個特征:
    第一,社會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產品,其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第二,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的產品不具有排他性;
    第三,社會成員享用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無需付出代價或只需付出少量的費用;
    第四,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物質來源只能是剩余產品價值的一部分。
    Ø 社會公共需要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保證執(zhí)行國家職能的需要(典型的社會公共需要)。如國防、外交、普及教育等。
    (2)準社會公共需要。如高等教育、醫(yī)療事業(yè)。
    (3)大型公共設施。如郵政、民航、電力和城市公共設施等。
    注意:教材上每一個層次的代表行業(yè)是考察的重點內容。
    【例題3】我國財政分配的對象主要是( )。
    A. c
    B. v
    C. m
    D. c+m
    答案:C
    解析:財政分配的對象主要是剩余產品,即m。
    【例題4】財政的一般特征包括( )。
    A. 財政分配的主體是國家
    B. 財政分配的主要對象是個人收入
    C. 財政分配的目的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D. 財政分配的制度是經過行政程序建立的
    E. 分配的形式主要采取交換方式
    答案:AC
    解析:財政的一般特征包括財政分配的主體、對象和目的三方面,故排除DE選項,B選項錯誤,應為剩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