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財經(jīng)法規(guī)預習法律責任(4)

字號:

四、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1、隱匿,是指故意轉移、隱藏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銷毀,是指故意將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予以毀滅的行為。
    2、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刑事責任,請參見教材。(與偷稅罪同)
    3、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行政責任,通報、罰款、行政處分和吊銷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
    五、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造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法律責任
    1、授意,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指使,是指通過明示方式,指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強令,是指明知其命令是違反法律的,而強迫他人執(zhí)行其命令的行為。
    2、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造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應當作為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共同犯罪,定罪處罰。
    所謂共同犯罪,是指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應當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幾個犯罪人有共同敵意。
    第二,幾個犯罪人必須有共同的犯罪行為。
    第三,共同犯罪具有共同的犯罪客體。
    應當依照《會計法》的規(guī)定和《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根據(jù)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定罪處罰。
    3、授意、指使、強令他人偽造、變造或者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資料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
    (1)罰款。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視違法行為的情節(jié)輕重,對違法行為人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2)行政處分。授意、指使、強令他人偽造、變造或者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資料的國家工作人員,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其上級單位或者行政監(jiān)察部門給予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行政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