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問我怎么樣復習,為了不必每次都要說半天,所以自己決定抽出半天寫出自己的經(jīng)驗,滿足大家的需要,同時介紹一下自己認為自己在備考時候應該注意的問題。
我大三決定考研,剛開始的時候很迷茫不知道選哪所學校,開始的時候有點想報人大,復習了一段時間后,怕自己死在英語上,為了避免風險,后沒敢報,轉(zhuǎn)而考中央財經(jīng),因為它的單科是國家線.本人認為好能在暑假前確定自己的學校,這樣復習才有效率,本人認為這是考研需要經(jīng)歷的第一個痛苦的階段。
我從從5月開始準備考研,到后基本上是完全堅持下來了。這一點建議要做到,考研,關鍵要考慮的不是怎么復習,考什么專業(yè)學校而是決定考還是不考,一旦決定,以后就不要動搖,我沒有找工作,沒有去招聘會,所以信心和堅持是基本的,其他的愛情、親情、友情自己看著辦。
我總體的時間安排是這樣的,剛開始時主要學數(shù)學,基本暑假開始看專業(yè)課和英語,因為那時上了個考研班,覺得時間特別緊張,建議大家在復習時盡量提前規(guī)劃好時間,政治不要看太早,基本到9月看都是可以的,本人建議政治紅寶書下來以后在看都可以。
下面分別介紹單科的學習:
數(shù)學篇
本人用的參考書:復習全書、真題、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基本也是真題)、李永樂的線性代數(shù)講義(很經(jīng)典)、同濟版的高數(shù)教材
5月考研到暑假以前,一直在看教材和復習全書,每天的進度很慢,每天10頁左右吧,當時真的感覺什么都不會(當時旁邊的一個經(jīng)濟學院女生好像看了很多遍了,我不會的題一問她人家就會,打擊?。?,復習全書的線性代數(shù)部分我沒有看,只看了李永樂的線性代數(shù)講義(這個可以當教材),個人認為很經(jīng)典啊,他的每一個注意提示什么的也很重要,說不定自己什么時候就用了。把那個講義會了,復習全書的線性代數(shù)不看也基本沒問題了。對于概率論部分復習全書已經(jīng)很好了,其實概率論每年都是簡單的部分,大家不要過于擔心。
暑假上了一個暑假班,所以基本沒什么進度。但是9月1日之前復習全書總算看了一遍。到十月底自己把復習全書看了三遍,重點的的看了四遍。從十月初開始做真題和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真題做了三遍,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那本書做了一遍,這期間感覺收獲大了。后來買了400題,感覺打擊太大,只做了一套,就被我甩了,本人認為那是給考北大人大學生編的。
后數(shù)學考了134,不高也不低的分數(shù),我的經(jīng)驗是真題重要了,而且做真題的時候一定注意正確率,我平時自己模擬真題每次也是130左右,后也是。本人認為真題能體現(xiàn)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所謂的400題,660題,那真的是高手才會說經(jīng)典的。
我大三決定考研,剛開始的時候很迷茫不知道選哪所學校,開始的時候有點想報人大,復習了一段時間后,怕自己死在英語上,為了避免風險,后沒敢報,轉(zhuǎn)而考中央財經(jīng),因為它的單科是國家線.本人認為好能在暑假前確定自己的學校,這樣復習才有效率,本人認為這是考研需要經(jīng)歷的第一個痛苦的階段。
我從從5月開始準備考研,到后基本上是完全堅持下來了。這一點建議要做到,考研,關鍵要考慮的不是怎么復習,考什么專業(yè)學校而是決定考還是不考,一旦決定,以后就不要動搖,我沒有找工作,沒有去招聘會,所以信心和堅持是基本的,其他的愛情、親情、友情自己看著辦。
我總體的時間安排是這樣的,剛開始時主要學數(shù)學,基本暑假開始看專業(yè)課和英語,因為那時上了個考研班,覺得時間特別緊張,建議大家在復習時盡量提前規(guī)劃好時間,政治不要看太早,基本到9月看都是可以的,本人建議政治紅寶書下來以后在看都可以。
下面分別介紹單科的學習:
數(shù)學篇
本人用的參考書:復習全書、真題、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基本也是真題)、李永樂的線性代數(shù)講義(很經(jīng)典)、同濟版的高數(shù)教材
5月考研到暑假以前,一直在看教材和復習全書,每天的進度很慢,每天10頁左右吧,當時真的感覺什么都不會(當時旁邊的一個經(jīng)濟學院女生好像看了很多遍了,我不會的題一問她人家就會,打擊?。?,復習全書的線性代數(shù)部分我沒有看,只看了李永樂的線性代數(shù)講義(這個可以當教材),個人認為很經(jīng)典啊,他的每一個注意提示什么的也很重要,說不定自己什么時候就用了。把那個講義會了,復習全書的線性代數(shù)不看也基本沒問題了。對于概率論部分復習全書已經(jīng)很好了,其實概率論每年都是簡單的部分,大家不要過于擔心。
暑假上了一個暑假班,所以基本沒什么進度。但是9月1日之前復習全書總算看了一遍。到十月底自己把復習全書看了三遍,重點的的看了四遍。從十月初開始做真題和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真題做了三遍,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那本書做了一遍,這期間感覺收獲大了。后來買了400題,感覺打擊太大,只做了一套,就被我甩了,本人認為那是給考北大人大學生編的。
后數(shù)學考了134,不高也不低的分數(shù),我的經(jīng)驗是真題重要了,而且做真題的時候一定注意正確率,我平時自己模擬真題每次也是130左右,后也是。本人認為真題能體現(xiàn)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所謂的400題,660題,那真的是高手才會說經(jīng)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