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基礎知識:公共管理常識能力練習題附答案解析

字號:


    1.(2006年湖南)政府職能的實施主體是(  )。
    A.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B.各級政協(xié)機關
    C.各級人民政府 D.各級公務員
    E.各社會團體
    2.(2006年北京應屆)行政主體做出的行政行為,不論合法或是違法,都推定為合法有效。這說明行政行為具有(  )。
    A.確定力 B.公定力 C.約束力 D.執(zhí)行力
    3.(2005年中央二類)“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劃槳?!边@一說法是指(  )。
    A.政府應該強化集權
    B.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決策,而不是執(zhí)行
    C.政府應該加強自身組織的建設
    D.政府應該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導航員
    4.(2004年中央A類)與私人產品相比,公共產品的核心特征是(  )。
    A.強制性 B.無償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5.(2003年中央A類)管理學中的“木桶原理”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  )。
    A.靈活性 B.原則性 C.程序性 D.整體性
    6.(2003年中央B類)在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層次理論中,需求層次為(  )。
    A.愛和歸屬的需要 B.受人尊重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需要
    7.(2002年中央A類)決策過程中遇到首次出現(xiàn)的問題,無先例可循,此類決策屬于(  )。
    A.確定型決策 B.風險型決策
    C.單一性決策 D.非程序性決策
    8.(2002年中央B類)近年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而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組織結構是(  )。
    A.矩陣式組織結構 B.直線職能式組織結構
    C.網絡型組織結構 D.委員會組織結構
    答案與解析
    1.C 【解析】政府職能主要是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政府職能的實施主體只能是各級人民政府。故選C。
    2.B 【解析】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公定力。公定力是指具體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就假定合法的法律效力,一般包括確定力、拘束力和執(zhí)行力。(1)確定力,是指具體行政行為生效后,具有不可變更力,即不再爭議、不得更改的效力。具體行政行為非由法定機關經過法定程序,不得隨意撤銷或改變。(2)拘束力,是指具體行政行為生效后,行政機關和當事人都必須遵守,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成員必須予以尊重的效力。(3)執(zhí)行力,是指具體行政行為生效后,行政機關有權采取國家強制力,使行政行為的內容得以實現(xiàn)的效力。 故選B。
    3.B 【解析】掌舵比喻為決策,劃槳比喻為執(zhí)行。故選B。
    4.D 【解析】只要公共產品提供給一個市場主體,就不能阻止其他主體從公共產品中受益,這就是非排他性。故選D。
    5.D 【解析】“木桶原理”是指組成木桶的木條中,其最短的一根木條決定木桶的容積,因此構成木桶的木條應長度均衡,才能使木桶成為一個有效率的整體,增加容積,這里強調的是整體性的重要。故選D。
    6.D 【解析】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的次序分為五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實現(xiàn)需要五個層次。故選D。
    7.D 【解析】非程序性決策處理的是那些偶然發(fā)生的、無先例可循的、非常規(guī)性問題;確定型決策面臨的是一種比較確定的自然狀態(tài),可選方案的預期結果是相對明確的。風險型決策面臨的是多種可能的自然狀態(tài),可選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tài)下的結果不同,未來會出現(xiàn)哪一種自然狀態(tài),事前雖難以肯定,但卻可以預測其出現(xiàn)的概率。故選D。
    8.C 【解析】網絡型組織結構只有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下才能建立和正常運轉,而其他組織結構早已存在。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