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威
“首屆高層稅務論壇”日前在上海交大舉行。專家在本次論壇上透露,個人所得稅“推行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綜合扣除”的方案,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在研討中。
自從國家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提出“調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的觀點后,一石激起千層浪,關于個稅改革一直成為社會熱議不止的一個話題。
此種情況下,如何改革并完善個稅,使其更切合實際,發(fā)揮出實際效用,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無論如何,筆者不同意“推行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綜合扣除”的建議。這是因為,個稅的設置,是用來調節(jié)個人所得的,它和家庭成員的收入沒有必然聯(lián)系。如果考慮到國民生活實際,即一個家庭的收入是放在一個筐里來花的,這個觀點也說得過去,但前提也應該是把“個人所得稅”改名為“家庭收入所得稅”。要不然不但與個稅的名稱不相符,也與個稅設立的宗旨格格不入。更何況,家庭成員的結構是動態(tài)變化的——有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也有長期異地分居、賬務獨立的。因此上,“家稅”在現(xiàn)實中更不便于操作,更別說有的家庭雖然是一個家庭,但父子財務獨立,甚至夫妻也財務獨立,用家庭收入來取代個稅的調節(jié)作用,同樣不合實際,難以執(zhí)行。
現(xiàn)在的個稅征收方式,普通工薪階層無疑是納稅最積極的群體。而那些高收入的富人群體、自由職業(yè)者等本應成為“納稅大戶”的群體,很多卻沒有積極納稅,使個稅失去了調節(jié)貧富差距的基本作用。
因此,個稅改革的重點應該是提高個稅起征點,并加重稅率,讓富人多交稅,讓窮人少交稅或不交稅,努力提高富人的完稅率,降低窮人的個稅負擔。換句話說,如何提高富人的納稅率,提高富人的納稅標準,才是個稅改革的關鍵。因此,“以家庭為單位扣稅”是緣木求魚。我們在個稅改革上,一定要明辨是非,切忌病急亂投醫(yī),從一個誤區(qū)步入另一個誤區(qū)。
“首屆高層稅務論壇”日前在上海交大舉行。專家在本次論壇上透露,個人所得稅“推行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綜合扣除”的方案,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在研討中。
自從國家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提出“調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的觀點后,一石激起千層浪,關于個稅改革一直成為社會熱議不止的一個話題。
此種情況下,如何改革并完善個稅,使其更切合實際,發(fā)揮出實際效用,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無論如何,筆者不同意“推行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綜合扣除”的建議。這是因為,個稅的設置,是用來調節(jié)個人所得的,它和家庭成員的收入沒有必然聯(lián)系。如果考慮到國民生活實際,即一個家庭的收入是放在一個筐里來花的,這個觀點也說得過去,但前提也應該是把“個人所得稅”改名為“家庭收入所得稅”。要不然不但與個稅的名稱不相符,也與個稅設立的宗旨格格不入。更何況,家庭成員的結構是動態(tài)變化的——有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也有長期異地分居、賬務獨立的。因此上,“家稅”在現(xiàn)實中更不便于操作,更別說有的家庭雖然是一個家庭,但父子財務獨立,甚至夫妻也財務獨立,用家庭收入來取代個稅的調節(jié)作用,同樣不合實際,難以執(zhí)行。
現(xiàn)在的個稅征收方式,普通工薪階層無疑是納稅最積極的群體。而那些高收入的富人群體、自由職業(yè)者等本應成為“納稅大戶”的群體,很多卻沒有積極納稅,使個稅失去了調節(jié)貧富差距的基本作用。
因此,個稅改革的重點應該是提高個稅起征點,并加重稅率,讓富人多交稅,讓窮人少交稅或不交稅,努力提高富人的完稅率,降低窮人的個稅負擔。換句話說,如何提高富人的納稅率,提高富人的納稅標準,才是個稅改革的關鍵。因此,“以家庭為單位扣稅”是緣木求魚。我們在個稅改革上,一定要明辨是非,切忌病急亂投醫(yī),從一個誤區(qū)步入另一個誤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