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公開選拔考試案例分析題(七)(1)

字號:

案例分析題1 對縣政府的決定能否起訴?
    某縣集體企業(yè)金秋雕刻工藝廠原來生產木雕工藝品。該縣人民政府為發(fā)展農業(yè),命令金秋雕刻工藝廠改生產農具。該廠對縣政府的命令不服,向本地區(qū)的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請問:
    (1)金秋雕刻工藝廠對縣政府的上述決定能否起訴?為什么?
    (2)該廠接到決定后2個月零10天才起訴,是否已超過起訴時效?
    (3)該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是否應受理此案,為什么?
    【參考答案】
    (1)金秋雕刻工藝廠可以起訴。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簡稱《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3款規(guī)定:侵犯法定經營自主權的行為,屬于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可訴性。
    (2)金秋雕刻工藝廠的起訴未超過時效。因為《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在當事人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3個月內可以起訴。
    (3)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不應受理該案。根據(jù)《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一審行政案件應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該案屬于這一范圍。
    案例分析題2 鄉(xiāng)政府違法批地行為應撤銷
    張某申請并經過村民小組、村委會、鄉(xiāng)政府批準,在鄉(xiāng)政府領取宅基地使用證和農房準建證后,在已規(guī)劃的耕地上建房3間,縣土地管理局發(fā)現(xiàn)張某建房所在地為耕地,未經縣政府批準,屬違法占地,遂對其作出處罰決定,責令張拆房退地。張不服,向縣法院起訴,請求撤銷縣土地局處罰決定。同時提出,如鄉(xiāng)政府的批準無效,必須拆房,應由鄉(xiāng)政府賠償損失。鄉(xiāng)政府則認為張某以弄虛作假行為通過熟人獲得了鄉(xiāng)政府批準。鄉(xiāng)政府已對直接責任人作了處分,拆房一切損失應由張負責。
    請問:
    (1)本案中鄉(xiāng)政府的訴訟地位是什么?
    (2)人民法院若撤銷縣土地管理局的處罰決定,須具備什么條件?
    (3)人民法院若維持縣土地管理局的處罰決定,你認為理由是什么?
    【參考答案】
    (1)本案中鄉(xiāng)政府是行政訴訟第三人。
    《行政訴訟法》第27條規(guī)定: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2)《行政訴訟法》第54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并可能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①主要證據(jù)不足;②適用法律、法規(guī)錯誤;③違反法定程序的;④超越職權的;⑤濫用職權的。
    (3)《行政訴訟法》第54條規(guī)定:具體行政行為證據(jù)確鑿,適用法律法規(guī)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根據(jù)《土地管理法》,農村居民使用耕地建造住宅,須經縣級人民政府批準,鄉(xiāng)級人民政府如批準農民在耕地上建住宅,即是越權。
    案例分析題3 李某能否對工商局的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A縣農民李某因犯盜竊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刑滿釋放后,想在B縣開辦一家飯店。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后,當他向B縣工商局申請營業(yè)執(zhí)照時,B縣工商局認為此人過去有劣跡,雖然刑滿釋放,尚需繼續(xù)教育,因而經請示市工商局同意后,明確拒絕為其頒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李某不服,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請問:
    (1)李某對工商局的上述行為能否提起行政訴訟?為什么?如果能提起行政訴訟,本案的被告是誰?
    (2)本案應由何級何地人民法院管轄?
    (3)如何評價縣工商局拒絕頒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的行為?
    【參考答案】
    (1)可以。公民法人不服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或者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害其權利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請求保護合法權利,認為侵害其權益,向人民法院提出。本案中,B縣工商局,是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本案的被告。
    (2)本案應由B縣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本案應由具體行政行為作出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3)該具體行政行為缺乏法律依據(jù)。
    案例分析題4 董事會的決定合法嗎?
    某甲有限責任公司,經營塑料產品的制造、加工和買賣,總資產1200萬元,總負債200萬元。因業(yè)務興旺,董事會決定,即日起正式實施以下方案:
    (1)以甲公司名義投資300萬元,與乙公司組成合伙企業(yè)。
    (2)以甲公司名義向丙電腦有限責任公司投資350萬元。
    (3)以甲公司名義發(fā)行150萬元公司債券。
    (4)以甲公司財產為個體戶張某的債務提供擔保。
    請問:董事會的上述決定是否合法,依據(jù)何在?
    【參考答案】
    (1)第1項決定不合法。因為根據(jù)《合伙企業(yè)法》規(guī)定,合伙人須為自然人,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成為合伙人。
    (2)第2項決定合法。因為根據(jù)《公司法》規(guī)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有權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并且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但累計投資額不得超過本公司凈資產的50%。本題中的公司凈資產為1000萬元,向丙公司投資350萬元,并未違反《公司法》規(guī)定。
    (3)第3項決定不合法,甲公司不具備發(fā)行公司債券的條件。因為根據(jù)《公司法》的規(guī)定:
    ①有限責任公司發(fā)行公司債券的條件之一,是本公司的凈資產額不低于人民幣6000萬元。
    ②只有股份有限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和兩個以上國有企業(yè)或者其他兩個以上的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發(fā)行公司債券。
    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無權決定發(fā)行公司債券。
    (4)第4項決定不合法。因為根據(jù)《公司法》規(guī)定,董事、經理不得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本題中的個體戶張某屬于“其他個人”范疇,故不能為其債務提供擔保。
    案例分析題5 張某見義勇為的損失該如何賠?
    張某在一風景區(qū)旅游,爬到山頂后,見一女子孤身站在山頂懸崖邊上,目光異樣,即心生疑惑。該女子見有人來,便向懸崖下跳去,張某情急中拉住女子衣服,將女子救上來。張某救人過程中,隨身攜帶的價值2000元的照相機被碰壞,手臂被擦傷;女子的頭也被碰傷,衣服被撕破。張某將女子送到山下醫(yī)院,為其支付各種費用500元,并為包扎自己的傷口用去20元。當晚,張某住在醫(yī)院招待所,但已身無分文,只好向服務員借了100元,用以支付食宿費。次日,輕生女子的家人趕到醫(yī)院,向張某表示感謝。
    請問:
    (1)張某與輕生女子之間存在何種民事法律關系?
    (2)張某的照相機被損壞以及治療自己傷口的費用女子應否償付?為什么?
    (3)張某為女子支付的醫(yī)療費用能否請求女子償付?為什么?
    (4)張某向服務員借的100元,應當由誰償付?為什么?
    (5)張某能否請求女子給付一定的報酬?為什么?
    (6)張某應否賠償女子衣服損失?為什么?
    【參考答案】
    (1)因張某的求助行為使二者之間發(fā)生無因管理關系。
    (2)應當由女子償付,因為此系張某實施管理行為所造成的,而且張某自己沒有過失;答“此系實施無因管理而發(fā)生的損失和合理的費用”亦可。
    (3)能。因為此為張某在管理事務中支出的必要費用。
    (4)由女子償付。因受益人對無因管理行為中發(fā)生的正當債務有清償之義務?;虼鹩蓮埬硟敻丁R蛟摽钕祻埬乘?,基于合同的相對性原理。
    (5)不能。因為無因管理是無償性。
    (6)不應賠償。因為此系在緊急情況下造成,張某并無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