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應承擔的刑事責任
依照《刑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立法依據(jù)
為了規(guī)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jiān)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
43.行政處罰的原則
(1)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2)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jù),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3)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guī)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jù)。
44.行政處罰的種類
(1)警告;
(2)罰款;
(3)沒收違法所得;(4)沒收非法財物;(5)責令停產、停業(yè);(6)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zhí)照;
(7)行政拘留;
(8)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45.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
(1)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2)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3)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4)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的規(guī)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符合《行政處罰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托行政機關對受委托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jiān)督,并對該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托組織在委托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41.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應承擔的刑事責任
依照《刑法》,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立法依據(jù)
為了規(guī)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jiān)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
43.行政處罰的原則
(1)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2)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jù),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3)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guī)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jù)。
44.行政處罰的種類
(1)警告;
(2)罰款;
(3)沒收違法所得;(4)沒收非法財物;(5)責令停產、停業(yè);(6)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zhí)照;
(7)行政拘留;
(8)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45.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
(1)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2)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3)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4)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的規(guī)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符合《行政處罰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托行政機關對受委托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jiān)督,并對該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托組織在委托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