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患者由于神經(jīng)肌肉損傷、意識不清等原因而出現(xiàn)吞咽反射遲鈍或喪失,吞咽功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生率為25%~42%。在臨床中往往重視患者疾病的護理而忽視飲食的護理致許多腦卒中患者的病情雖然得以有效控制,但誤吸造成的吸入性肺炎、窒息、呼吸循環(huán)衰竭的教訓屢見不鮮,為預防此并發(fā)癥總結一套預防此類患者的護理措施,效果滿意,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142例,男104例,女38例;年齡48~81歲,平均66歲,出血性腦卒中48例,缺血性腦卒中96例,腦卒中急性期62例,后遺癥期80例,既往均無明顯咽部疾病,誤吸致吸入性肺炎5例,窒息死亡1例。
2 誤吸原因分析
吞咽是受大腦支配的復雜行為之一,是在數(shù)秒鐘即結束的連續(xù)性動作,共分3期:第1期:用吞咽動作將食物送至咽部稱為“隨意期”;第2期:食物通過咽部引起一系列反射動作稱為“反射期”;第3期:食物通過食管并經(jīng)食管蠕動將食團推入胃內稱為“蠕動期”,食物誤吸呼吸道往往發(fā)生在第2期,此期呼吸停止,軟腭及會厭閉鎖,使口腔內壓力增高,引起咽下反射,食物不會進入氣管;而部分腦卒中患者由于支配運動神經(jīng)元病變導致舌肌、軟腭、咽喉肌功能失調,在吞咽第2期,如果呼吸未停,會厭閉鎖不全,口腔內壓力無法升高,加之舌控制食物重量的能力減弱,不能引起咽下反射,因而食物易誤入氣管。
3 護理體會
3.1 對腦卒中吞咽困難患者應高度重視 (1)認真做好患者及家屬的飲食宣教工作,告知其飲食內容、范圍及注意事項,并講明飲食不當?shù)膰乐匚:π浴?2)開飯時間必須針對性地進行巡視病房,以監(jiān)督患者及家屬的執(zhí)行情況。(3)按醫(yī)囑訂餐,嚴禁住院患者家屬送飯到病房,本組1例死亡患者的教訓非常深刻,患者偷食家屬帶來的松花蛋致窒息,呼吸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3.2 在進餐前對每位患者的狀態(tài)進行觀察與評估 評估包括:是否愿意進餐;是否需要協(xié)助;完全由協(xié)助者喂飯還是部分協(xié)助;發(fā)生誤吸是否頻繁;需要何種進餐體位以及個人的進餐習慣等。以便更好的護患配合。
3.3 飲食的護理
3.3.1 食物的選擇 應以半流質為主,水分盡量混在半流質中,因臨床發(fā)現(xiàn)水分易引起嗆咳,常選的半流質如:蛋羹、肉沫湯、菜泥等。
3.3.2 進食的體位及時間 根據(jù)病情取坐位或側臥位,側臥位者床頭抬高45°,以利咽下,并保持患者充分的進餐時間,喂飯時讓患者充分咀嚼,咽下后再喂,每口不可過大,切勿心急訓斥患者。
3.3.3 進食的情緒及環(huán)境 進餐前避免做任何治療,以減少患者痛苦和緊張情緒。環(huán)境應安靜、清潔,并避免嘔吐物、排泄物以免影響患者進餐情緒,讓其集中精力進食,以減少誤吸。
3.4 加強吞咽功能訓練,盡早恢復正常生活 為防止咽下肌****生廢用性萎縮,平時應引導患者加強舌和咀嚼肌的按摩和運動,如伸舌、吹氣、屏氣動作的訓練,以提高咽下反射的靈活性。
3.5 心理護理 腦卒中患者情緒易緊張,應給予安慰或聽一些放松、悅耳的音樂舒緩情緒,家屬盡量和患者溝通,既可幫助病情恢復又可鍛煉舌和咀嚼肌的功能。
通過以上護理措施,近兩年此類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率為3.5%,死亡率為0.7%,比文獻報道的死亡率為6%大大減少。因此,筆者認為此套護理措施值得臨床推廣。
1 臨床資料
本組142例,男104例,女38例;年齡48~81歲,平均66歲,出血性腦卒中48例,缺血性腦卒中96例,腦卒中急性期62例,后遺癥期80例,既往均無明顯咽部疾病,誤吸致吸入性肺炎5例,窒息死亡1例。
2 誤吸原因分析
吞咽是受大腦支配的復雜行為之一,是在數(shù)秒鐘即結束的連續(xù)性動作,共分3期:第1期:用吞咽動作將食物送至咽部稱為“隨意期”;第2期:食物通過咽部引起一系列反射動作稱為“反射期”;第3期:食物通過食管并經(jīng)食管蠕動將食團推入胃內稱為“蠕動期”,食物誤吸呼吸道往往發(fā)生在第2期,此期呼吸停止,軟腭及會厭閉鎖,使口腔內壓力增高,引起咽下反射,食物不會進入氣管;而部分腦卒中患者由于支配運動神經(jīng)元病變導致舌肌、軟腭、咽喉肌功能失調,在吞咽第2期,如果呼吸未停,會厭閉鎖不全,口腔內壓力無法升高,加之舌控制食物重量的能力減弱,不能引起咽下反射,因而食物易誤入氣管。
3 護理體會
3.1 對腦卒中吞咽困難患者應高度重視 (1)認真做好患者及家屬的飲食宣教工作,告知其飲食內容、范圍及注意事項,并講明飲食不當?shù)膰乐匚:π浴?2)開飯時間必須針對性地進行巡視病房,以監(jiān)督患者及家屬的執(zhí)行情況。(3)按醫(yī)囑訂餐,嚴禁住院患者家屬送飯到病房,本組1例死亡患者的教訓非常深刻,患者偷食家屬帶來的松花蛋致窒息,呼吸衰竭搶救無效死亡。
3.2 在進餐前對每位患者的狀態(tài)進行觀察與評估 評估包括:是否愿意進餐;是否需要協(xié)助;完全由協(xié)助者喂飯還是部分協(xié)助;發(fā)生誤吸是否頻繁;需要何種進餐體位以及個人的進餐習慣等。以便更好的護患配合。
3.3 飲食的護理
3.3.1 食物的選擇 應以半流質為主,水分盡量混在半流質中,因臨床發(fā)現(xiàn)水分易引起嗆咳,常選的半流質如:蛋羹、肉沫湯、菜泥等。
3.3.2 進食的體位及時間 根據(jù)病情取坐位或側臥位,側臥位者床頭抬高45°,以利咽下,并保持患者充分的進餐時間,喂飯時讓患者充分咀嚼,咽下后再喂,每口不可過大,切勿心急訓斥患者。
3.3.3 進食的情緒及環(huán)境 進餐前避免做任何治療,以減少患者痛苦和緊張情緒。環(huán)境應安靜、清潔,并避免嘔吐物、排泄物以免影響患者進餐情緒,讓其集中精力進食,以減少誤吸。
3.4 加強吞咽功能訓練,盡早恢復正常生活 為防止咽下肌****生廢用性萎縮,平時應引導患者加強舌和咀嚼肌的按摩和運動,如伸舌、吹氣、屏氣動作的訓練,以提高咽下反射的靈活性。
3.5 心理護理 腦卒中患者情緒易緊張,應給予安慰或聽一些放松、悅耳的音樂舒緩情緒,家屬盡量和患者溝通,既可幫助病情恢復又可鍛煉舌和咀嚼肌的功能。
通過以上護理措施,近兩年此類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率為3.5%,死亡率為0.7%,比文獻報道的死亡率為6%大大減少。因此,筆者認為此套護理措施值得臨床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