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企業(yè)法律顧問:票據法概述二

字號:

三、票據法上的法律關系
    票據法上的法律關系包括票據關系和票據上的非票據關系。
    (一)票據關系
    票據關系是指票據當事人基于票據行為而發(fā)生的債權債務關系。其中,票據的持有人(持票人)享有票據權利,對于在票據上簽名的人可以主張行使票據法規(guī)定的一切權利;在票據上簽名的票據債務人負擔票據義務,即依自己在票據上的簽名按照票據上記載的文義,承擔相應的義務。
    (二)票據法上的非票據關系
    票據法上的非票據關系指由票據法直接規(guī)定的、不是基于票據行為而發(fā)生的法律關系。它與票據關系的不同之處在于:
    第一,票據關系是由當事人的票據行為而發(fā)生的,非票據關系是直接由法律的規(guī)定而發(fā)生的;
    第二,票據關系的內容是票據權利義務關系,它與票據緊密相連,權利人行使權利以持有票據為必要;而非票據關系則不需要。
    非票據關系也稱票據基礎關系,包括以下三種類型:
    1、原因關系。指票據當事人之間授受票據的理由。如出票人與收款人之間簽發(fā)和接受票據的理由、背書人和被背書人之間轉讓票據的理由等。依照《票據法》的規(guī)定,原因關系只存在于授受票據的直接當事人之間,票據一經轉讓,其原因關系對票據效力的影響力即被切斷。
    2、票據預約關系。指票據當事人在授受票據之前,就票據的種類、金額、到期日、付款地等事項達成協(xié)議而產生的法律關系:即當事人之間授受票據的合同所產生的法律關系。它實際上是溝通票據原因和票據行為的橋梁。但該合同僅為民事合同,當事人不履行票據預約合同所產生的權利義務僅構成民法上的債務不履行,不屬于票據法規(guī)范的對象。
    3、資金關系。指匯票出票人和付款人、支票出票人與付款銀行或其他資金義務入所發(fā)生的法律關系。即出票人之所以委托付款人進行付款的原因。一般說來,資金關系的存在或有效與否,均不影響票據的效力。出票人不得以已向付款人提供資金為由拒絕履行其追索義務;付款人也不因得到資金而當然地成為票據債務人,作為匯票來說,付款人的承兌行為才是其承擔票據債務的法定條件。
    四,票據關系的當事人
    (一)票據關系的基本當事人
    票據關系的基本當事人是指票據一經成立即已存在的當事人,包括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他們是構成票據法律關系的必要主體,基本當事人在票據形式上的不存在或不完全,票據法律關系就不能成立,票據也就無效。
    (二)非基本當事人
    指票據已經成立,通過各種票據行為而加入票據關系中的當事人。如背書人、保證人、參加付款人、預備付款人等。非基本當事人并不是任何票據都存在的,一般說來,票據債務人為非基本當事人時,在票據法律關系中所承擔的義務也較基本當事人輕,僅為副票據義務或輔助的票據義務。
    五、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
    (一)涉外票據的概念
    涉外票據是指在票據關系上具有—·定涉外因素的票據。它通常在地域上或當事人上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也可以稱為國際票據。我國票據法明確規(guī)定,涉外票據是指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等行為中,既有發(fā)生在我國境內又有發(fā)生在我國境外的票據。
    (二)涉外票據的準據法
    我國票據法根據通常的法律沖突的處理原則,對涉外票據在當事人的行為能力、票據行為方式以及票據權利行使與保全等方面發(fā)生法律沖突時,分別規(guī)定了相應的準據法。
    1、關于當事人的行為能力。我國票據法明確規(guī)定票據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適用其本國法律。而如果依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而依照行為地法律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適用行為地法律。
    2、關于票據的行為方式。我國票據法明確規(guī)定匯票、本票出票時的記載事項,適用出票地法律;支票出票時的記載事項,適用出票地法律,經當事人協(xié)議,也可以適用付款地法律;背書、承兌、付款和保證行為,適用行為地法律。
    3、關于票據權利的行使與保全。
    我國《票據法》明確規(guī)定票據追索權的行使期限,適用出票地法律;票據的提示期限、有關拒絕證明的方式、出具拒絕證明的期限,適用付款地法律;票據喪失時,失票人請求保全票據權利的程序,適用付款地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