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藝考追逐“藝術夢” 3個月花費將近4萬

字號:

又逢一年藝考時。懷揣著“藝術夢”的孩子們,背著畫板、樂器、道具,奔波在各大高校,反復參加各項藝術類的專業(yè)招生考試。目前,大多數(shù)院校的藝考已進入“收官”階段。從各院校透露的信息來看,今年藝考依舊“高燒”,競爭可用“慘烈”來形容:據(jù)報道,中國傳媒大學藝術類本科專業(yè)686個招生名額,報名人數(shù)達1.8萬人;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專業(yè)全國招生170人,報名人數(shù)卻高達到1.9萬;部分高校藝術類專業(yè)的淘汰率甚至超過98%。
    今年19歲的小婷(化名)是個從小就喜歡表演的女孩,也是今年藝術類高考(論壇)大軍中的一員。今年大年初六開始,她的“考程表”就排得滿滿當當。
    失之交臂
    見到小婷,是在3月12日天津師范大學藝術類高考報名點。
    當時她正和報名處的老師哭訴,求老師再給她機會。雙肩包帶不時從肩膀滑落,她伸手勾起包帶挎在肩上?!皥竺蛱炀徒刂沽耍F(xiàn)在已經在確認復試名單。”面對監(jiān)考老師的回答,小婷顯得很無奈。她頂著哭花的臉趕到了藝考考場,發(fā)現(xiàn)工作人員已經開始清理桌子和資料。突然,她從椅子上站起來沖向走廊盡頭的樓梯,邊走邊從隨身文件袋中抽出報名表揉成一團丟在地上:小婷徹底明白沒有希望了。她頹然坐在考場門口的椅子上,書包帶滑落肩頭。
    通過記者的幫助,小婷見到了表演系系主任。已經接近下午5點,系主任還未離校,耐心聽她解釋錯過報名時間的原委,后建議她去學院招辦,看有什么補救辦法。
    一通折騰之后,得到的答案仍然沒能讓小婷感到欣慰。她關上招辦的門,說:“我一天沒吃東西了,餓了。
    “飄”在北京
    晚上6點半,小婷在學校的漢堡小店,嘴里塞滿食物,含混不清地向記者講述她近3個月 “飄”在北京的生活。
    去年10月末,小婷開始在北京某藝術學校進行表演專業(yè)上的強化訓練,打算藝考結束后回到老家內蒙古繼續(xù)文化課的學習。從踏入北京的那一刻起,她正式成為半個“北漂一族”。
    她用“混亂”兩字總結在北京的生活。
    “管理超級混亂,男女生之間互串宿舍都沒有人管!”
    “學校唯利是圖!我們交了學費,連發(fā)票都沒有!入學時的1000元押金走的時候也沒退給我!”
    “我們宿舍的鑰匙自從丟了就沒人再管過!宿舍門就那么開著,誰想進誰進!”
    “一個星期只上兩節(jié)課,愛去就去,不去拉倒!”
    “老師教給我們的東西多了,會被主任罵!”
    小婷激動地描述學校的生活,她說雖然氣憤,但一個人“漂”在外面,時間長了,也就接受了,“這是每個藝考生必須經歷的?!彼卮鸬煤艿ā?BR>    北京的考試開始后,小婷因和學校相處極為不融洽,被學校趕出學生宿舍。12月的北京很冷。“當時特別想我姥姥,她活著的時候,對我特別好!”說這句話的時候,小婷有些哽咽。
    通過輾轉認識的朋友找到了住的地方,小婷開始和其他的藝考生一樣,在各大藝術類院校的報名處和考場頻繁出現(xiàn)。交報名費、初試、等通知似乎變成了條件反射。“有時候,我也不清楚自己是為了什么。”
    3月2日下午,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初試成績放榜,在報考的4297人中,有1535人進入復試,七成考(論壇)生被擋在了復試門外。而這僅僅是初試,復試將更加殘酷———2010年北影本科招生中,10個院系、24個專業(yè)方向招生人數(shù)只是453人。而中國傳媒大學藝術類本科專業(yè),686個招生計劃則吸引了全國1.8萬人報考,熱門的播音主持專業(yè)淘汰率超過98%。
    幸運的是,小婷在復試名單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第二天,參加完復試的小婷又開始準備前往下一個考場。過于頻繁的輾轉和繁瑣的準備工作,以及報名和準備服裝的大量花費,讓小婷在準備來天津考試之前,身上只剩下200元現(xiàn)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