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不僅堅硬且具一定彈性,抗壓力約為15kg/mm2,并有同等的抗張力。這些物理特性是由它的化學成分所決定的。骨組織的細胞間質由有機質和無機質構成,有機質由骨細胞分泌產生,約占骨重的1/3,其中絕大部分(95%)是膠原纖維,其余是無定形基質,即中性或弱酸性的糖胺多糖組成的凝膠。無機質主要是鈣鹽,約占骨重的2/3,主要成分為羥基磷灰石結晶,是一種不溶性的中性鹽,呈細針狀,沿膠原纖維的長軸排列。將骨進行鍛燒,去除其有機質,雖然仍可保持原形和硬度,但脆而易碎。如將骨置于強酸中浸泡,脫除其無機質(脫鈣),該骨雖仍具原形,但柔軟而有彈性,可以彎曲甚至打結,松開后仍可恢復原狀。
有機質與無機質的比例隨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化,幼兒骨的有機質較多,柔韌性和彈性大,易變形,遇暴力打擊時不易完全折斷,常發(fā)生柳枝樣骨折。老年人有機質漸減,膠原纖維老化,無機鹽增多,因而骨質變脆,稍受暴力則易發(fā)生骨折。
有機質與無機質的比例隨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化,幼兒骨的有機質較多,柔韌性和彈性大,易變形,遇暴力打擊時不易完全折斷,常發(fā)生柳枝樣骨折。老年人有機質漸減,膠原纖維老化,無機鹽增多,因而骨質變脆,稍受暴力則易發(fā)生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