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理論: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

字號:

(1)凝固酶:可使加入抗凝劑的人或兔血漿凝固。能否產(chǎn)生凝固酶,作為鑒定葡萄球菌有無致病性的重要指征,但近年來在人工植入心瓣膜、心臟起搏器和人工關節(jié)等患者與早產(chǎn)兒、腫瘤等免疫力低下患者,發(fā)現(xiàn)有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CNS)感染,且已成為醫(yī)院感染的重要機會性致病菌,應予以重視。
    (2)葡萄球菌溶素(或稱葡萄球菌溶血素):能破壞多種細胞,故又稱為溶細胞毒素。
    (3)殺白細胞素:可損傷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
    (4)腸毒素:直接或間接刺激嘔吐中樞,引起以嘔吐癥狀為主的食物中毒。
    (5)表皮剝脫毒素:裂解表皮組織的棘狀顆粒層,使表皮與真皮脫離,引起燙傷樣皮膚綜合征。
    (6)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1(TSST-1):為外毒素,可引起機體發(fā)熱和增強對內(nèi)毒素的敏感性,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休克,甚至多器官系統(tǒng)損害,稱為毒性休克綜合征(TSS)。